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两竖直极板之间存在匀强电场,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U,左侧电势高、右侧电势低,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一不计重力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P从靠近左极板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带电粒子经过加速后从右侧极板间的狭缝进入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ABCD。匀强磁场ABCD区域的AC连线竖直,BD连线水平,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L。

  1. (1) 如果带电粒子从A点离开磁场,则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多少?
  2. (2) 如果带电粒子从AB边离开,且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与AB边垂直,则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多少?粒子离开磁场的位置到B点的距离为多少?
如图所示,ab灯分别标有“36 V  40 W”和“36 V 25 W”,闭合电键,调节R , 能使ab都正常发光.断开电键后重做实验,电键闭合后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稳定后哪只灯较亮?再断开电键,又将看到什么现象?

如图所示,轨道ABCD的AB段为一半径R=1m的圆形轨道,BC段为高为h=5m的竖直轨道,CD段为水平轨道.一质量为0.2kg的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由于存在摩擦力的缘故小球在圆弧轨道上的速度大小始终为2m/s.(g取10m/s2),求:

  1. (1) 小球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时间;
  2. (2) 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
  3. (3) 如果在BCD轨道上放置一个倾角θ=37°的斜面(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小球离开B点后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能,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时距B点的距离,如果不能,求落在水平面上的位置。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讲台对地面的压力是讲台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B . 静摩擦力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 C .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其压力就是重力 D .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9月15日22时成功发射了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假设天空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公转周期为T,离地面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将地球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由题中条件可以判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 B . 可以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C . 不能求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 . 可以求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某同学沿平直的公路骑行,位置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关于该同学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 整个过程中有三段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整个过程中有两段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 . 整个过程中12h-13h速度最大 D . 返程的速度比出发的速度小
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不同发射速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要使卫星绕地球运动,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 11.2km/s B . 要使卫星飞出太阳系,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 16.7km/s C . 发射速度介于7.9km/s和11.2km/s 之间,卫星能绕地球运动 D . 发射速度小于7.9 km/s,卫星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
A . 电势 B . 电势差 C . 电场强度 D . 电势能
某学习小组通过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A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光滑的斜槽,斜槽末端与水平桌面平行,B是气垫导轨,C是光电门,D是带有小孔的滑块(孔内粘有胶带,小球进入小孔即粘在胶带上),滑块上方有一窄挡光片。实验前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气垫导轨的高度,使滑块小孔与斜槽末端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调整气垫导轨水平,多次改变小球释放高度h,得到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做出 图象。小球质量为m,滑块总质量为m0 , 挡光片宽度为d,重力加速度为g

  1. (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宽度d=cm
  2. (2) 只要满足关系式h=(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就可以说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3. (3) 如果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填写“倾斜直线”或“抛物线”),同样可以验证动量守恒
驾驶员开车,以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路遇红灯,驾驶员立即关闭发动机,经 停下。已知汽车总质量为 ,行驶过程中阻力不变,人的质量忽略不计。求:
  1. (1)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 (2) 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3. (3) 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
将小球以初速度10 m/s从某楼顶水平抛出,2 s末落在楼底的水平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s末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o B .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等于2 C . 物体的落地点与抛出点的距离为20 m D . 楼房的高度为20 m
如图所示,在水平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竖直足够长固定绝缘杆 , 小球P套在杆上,已知P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 , 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P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由静止开始下滑直到稳定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减小 B . 小球的机械能和电势能的总和逐渐减少 C . 下滑加速度为最大加速度一半时的速度可能是 D . 下滑加速度为最大加速度一半时的速度可能是

一单匝矩形线圈abcd放置在水平面内,线圈面积为S=100cm2,线圈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求:

1)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1T,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多少?

2)若磁感应强度方向改为与线圈平面垂直,且大小按B=0.1+0.2tT)的规律变化,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多大?

(2015·全国卷24)如图4所示,一长为10 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 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 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 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 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 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

4

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则(  )                                    

A.角速度越大          B.加速度越大

C.周期越大                 D.线速度越小

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0,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6eV5eV,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eV,它的动能应为

A8eV     B13eV        C20eV        D34eV       

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没有打滑,ABC三点位置如图示,r1r2rC=r2,则关于这三点的线速度υ、角速度ω和向心加速度a的关系正确的是(                                                                                    

                                                                                               

 A  ωCωAωB      B vA=vBvC       C aCaAaB    D aC=aBa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液体的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会发生变化

B相对湿度是100%,表明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水汽还没达到饱和状态

C处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与液体内部的分子相比有较大的势能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

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个倾角为37°的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9g。这个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过程中(  )

A.物体克服重力做功0.9mgH

B.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0.6mgH

C.物体的动能损失了1.5mgH

D.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如图所示,在虚线左右两侧均有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和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的匀强电场,虚线左侧电场方向水平向右,虚线右侧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左侧电场中有一根足够长的固定细杆MNN端位于两电场的交界线上。ab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环(环的半径略大于杆的半径),a环带电,b环不带电,b环套在杆上的N端且处于静止,将a环套在杆上的M端由静止释放,a环先加速后匀速运动到N端,a环与b环在N端碰撞并粘在一起,随即进入右侧场区做半径为 r = 0.10 m的匀速圆周运动,然后两环由虚线上的P点进入左侧场区。已知a环与细杆MN的动摩擦因数μ=0.20,取g = 10 m/s2。求:

1P点的位置;  2a环在杆上运动的最大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