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已知金属铯的逸出功为1.88eV,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最多可释放出6种频率的光子 B . 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过程中辐射出光子的动量为5.44×10-27kg·m/s C . 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过程中辐射出的光子不能使金属铯发生光电效应 D . 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铯,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32eV
小明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和“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实验中,按如图所示安装实验电路。

  1. (1) 实验时。他将线圈L1插入线圈L2中,闭合和断开开关的瞬间,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都发生了偏转,电路稳定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无偏转,这个现象揭示的规律是:通过闭合回路的发生变化时,闭合回路中产生
  2. (2) 小明闭合开关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然后保持开关闭合,他将线圈L1迅速从线圈L2拔出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之后将线圈L1迅速向线圈L2插入,灵敏电流计指针;待电流稳定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迅速向右移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以上三空选填“向右偏”“向左偏”或“不偏转”)。
  3. (3) 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端滑到右端时,第一次快速滑动,第二次缓慢滑动,发现两次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摆动幅度大小不同,第一次比第二次的幅度(填“大” 或“小”),原因是线圈中的(填“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量”或“磁通量的变化率”)第一次比第二次的大。
  4. (4) 本实验包括两个回路,其中线圈(填“L1”或“L2")相当于电源。
如图所示,长为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 点,另一端拴住一个小球,在 点的正下方与 点相距 的地方有一枚与竖直平面垂直的钉子,把球拉起使细绳在水平方向伸直,由静止开始释放,当细绳碰到钉子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594084670

A .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 B . 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增大 C .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 D .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水平桌面的A点以初速度v0抛出,以桌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当它到达B点时,其机械能为(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B . C . mgH-mgh D .
如图,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   )

A . 弹簧的伸长量为 B . 弹簧的伸长量为 C .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弹簧的弹力与物体所受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物体从离地h=80m高处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 , 求:

  1. (1) 物体下落的总时间t;

  2. (2) 物体落地速度v的大小;

  3. (3) 下落最后2s内的位移x2的大小.

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实验中,该同学把托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当作合外力,以托盘、小车以及二者中的全部砝码为研究对象。

图片_x0020_1733303581

  1. (1) 将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轻轻推动小车,使纸带上的点迹均匀,即可说明小车做匀速运动,此步骤中空的托盘(填“需要”或“不需要”)取下。当改变小车质量时,(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 (2) 探究“在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其中一次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则计算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m/s2 , 打计数点D时小车的速度为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是一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当直升机在灾害现场用软绳吊起一质量为m的物品时,立即沿水平方向以加速度α匀加速离开,已知离开过程中受到水平风力的作用,软绳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不计物品所受浮力及软绳的质量,求:(重力加速度为g)

  1. (1) 软绳对物品的拉力大小;
  2. (2) 风力的大小.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现用大小不变的力F(F<mg)拉物体,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拉力水平向右,则 B . 若拉力水平向右,则 C . 若拉力可沿纸面内任意方向,绳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 ,则 D . 若拉力时沿纸面内任意方向,绳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为 ,则
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E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的夹角为θ=30°,E、F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则(   )

图片_x0020_1341819139

A . 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B . 光在F点发生全反射 C . 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 D . 从F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点的光束平行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从a点以大小为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射入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 b点为微粒运动的最高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 (1) 小球从a点运动至b点所用的时间t;
  2. (2) a、b两点水平方向的距离x;
  3. (3) a. b两点间的电势差
一物体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 表示国际单位制),则该物体在0~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第3秒末的速度
如图所示,在圆心固定一个带正电的电荷,另一个带正电粒子在库仑力和洛伦兹力共同作用下绕固定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把两个电荷的电量都加倍后,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变、速率不变,不考虑粒子重力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正电粒子顺时针转动 B . 正电粒子逆时针转动 C . 开始时粒子受到洛伦兹力是库仑力的4倍 D . 开始时粒子受到洛伦兹力是库仑力的3倍
如果汽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 该汽车司机遇到紧急情况的反应时间为0.5s,要求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在3s内迅速停下来,则该汽车在正常行驶时的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如图所示,在一辆静止的小车上,竖直固定着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U形管,U形管的竖直部分与水平部分的长度均为l,管内装有水银,两管内水银面距管口均为。现将U形管的左端封闭,并让小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U形管两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恰好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水银的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0=ρgl,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

左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p

)小车的加速度a

如图,两个共点力F1F2大小恒定,当两者的夹角θ120°逐渐减小到60°的过程中,合力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如图( a )所示,两根间距为 L 、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并固定,顶端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垂直导轨平面存在变化规律如图( b )所示的匀强磁场, t =0 时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 t =0 t =2 t 0 的时间内,金属棒水平固定在距导轨顶端 L 处; t =2 t 0 时,释放金属棒。整个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不计,则(  )


A .在 时,金属棒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

B .在 t = t 0 时,金属棒中电流的大小为

C .在 时,金属棒受到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 .在 t =3 t 0 时,金属棒中电流的方向向右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导体棒ab,垂直放在相距为l的平行光滑金属轨道上。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并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左侧是水平放置、间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RRx分别表示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计其他电阻。

1)调节Rx=R,释放导体棒,当棒沿导轨匀速下滑时,求通过棒的电流I及棒的速率v

2)改变Rx,待棒沿导轨再次匀速下滑后,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水平射入金属板间,若它能匀速通过,求此时的Rx

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 为,自行车为s=6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

B、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

C、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

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0.5 kg的A、B两小物块用轻质弹簧相连,竖直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0.5 N/cm,B物块上系一根轻绳,轻绳绕过固定光滑的定滑轮与水平面上的C物块相连,C物块的质量为M=1 kg,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初始时轻绳伸直但无拉力。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C物块上,使C物块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s时A物块恰好离开地面,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1)A物块刚好离开地面时,水平拉力F的大小;
(2)A物块刚好离开地面前,水平拉力F做功的大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