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物理

如图是商场里的试鞋镜.小飞站在试鞋镜前看见鞋的像是由光的形成的,鞋的像和鞋的连线与镜面(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当他走近试鞋镜时,鞋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1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把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 (2) 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2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填“上”或“下”)调整.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大致在
  3. (3) 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25cm处时,在光屏上呈清晰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填“实”或“虚”)像。再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一些,要使光屏上重新呈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填“左”或.“右”)调节。
  4. (4) 小明将蜡烛移至距透镜8cm处,发现无法在光屏上成像,用眼睛向左观察透镜,却看见烛焰呈(填“放大”或“缩小”)、正立的虚像。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如图蹦极者从平台起跳到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橡皮绳发生(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在下落过程中,蹦极者所受重力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的。

图片_x0020_100018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6km= cm;(2)45min= h;(3)72km/h= m/s。

小涛同学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U形管中装 (选填“有色”或“无色”)的液体,可以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2. (2) 由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知:

    ①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②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由此可得: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③比较 两图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

  3. (3) 小海保持图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她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小明认为她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
  4. (4) 在图丙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向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5. (5) 小涛某次实验时把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处,U形管里的液面无明显变化,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我国民间有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关于出现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是水的蒸发现象 B . 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 . 是水分子的扩散现象 D . 水缸有裂缝,水渗了出来
                 
  1. (1) 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运动和运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另一种是
  2. (2)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同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甲的速度乙的速度(大于/等于/小于),甲相对于乙是向运动。

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①   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 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 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 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

  1. (1) 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2. (2) 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
  3. (3) 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4. (4) 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改进方法

    UAB/V

    UBC/V

    UAC/V

    2.4

    1.4

    3.8

如图所示,斜面上的小球被挡板A挡住,请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挡板A的压力示意图。

如图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 N的拉力F在1 min内将总重为900 N的泥土匀速提升5 m.在这段时间内:

  1. (1) 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 (2) 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 (3)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在“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额定功率不超过1W.

  1. (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 (2)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应处于(“A”、“B”)端,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不发光,但电压表有示数.经检查,图中a、b、c、d四根导线有一根断了,则该导线是(填写字母).
  3. (3)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眼睛应先注视表的示数,然后读出另一电表示数.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 (4) 小组的其他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利用它也可以测出上面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具体操作如下:

    ①将开关S拨到(“1”、“2”),闭合开关S1 ,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

    ②断开开关S1 , 将开关S拨到另一位置,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再闭合开关S1 , 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利用上面所测的物理量写出该灯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

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A/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 (1) 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所示,这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2. (2)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请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

    次数

    动力F1(N)

    阻力臂l2(m)

    1

    2

    0.1

    1

    0.2

  3. (3) 某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的结论(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生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如图所示,测速仪B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A发生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发射第一个脉冲后1.4s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0.4s收到反射信号,则汽车行驶的速度m/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如图所示,小明将烧热的八宝粥罐扣在气球上,过了一会儿,八宝粥罐“粘”在气球上了,这说明 .在此过程中八宝粥罐中的空气温度降低,内能将 .

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可乐瓶制作了一个水火箭(如图),先在瓶里装适量水,再将带有阀门的金属管插入瓶塞,旋紧瓶塞,用打气筒往瓶里打足气,打开阀门,水从尾部的金属管向下喷出,火箭竖直向上飞向空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发射时,瓶内高压气体对水没有做功 B . 发射时,火箭的动能是由瓶内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来的 C . 上升过程中,火箭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 下降过程中,火箭的重力势能逐渐增大
中秋之夜,我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成功“飞天”的消息振奋人心.当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腾空而起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宇航员在地球上的质量是75kg,在地球上,他的重力是 N.当他到月球上时,他的质量是 kg,其身体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也标志着中国第一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返回舱在落向地面时,为安全着陆,在距地面一定高度时,将向下喷出高压气体,做减速运动,则此过程(  )

A . 返回舱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 . 返回舱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 . 返回舱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 . 返回舱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液压千斤顶大活塞的面积是小活塞面积的500倍,那么,在小活塞上放一只kg的兔子,大活塞上便可顶起一头1000kg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