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停止加热后,防止A中生成物被氧化,B中的溶液倒吸入A中
③将装置中的CO2送入NaOH溶液中
2CO+2NO X+2CO2 . 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组 | 实验条件 | 液滴移动 | |
光照强度(lx) | CO2体积 | ||
1 | 600 | 0.04 | 右移2.2 |
2 | 800 | 0.04 | 右移6.0 |
3 | 1000 | 0.04 | 右移9.0 |
4 | 1000 | 0.05 | 右移11.2 |
5 | 1200 | 0.04 | 右移9.0 |
6 | 1400 | 0.04 | 右移9.0 |
(标注:lx是光强度的单位,即勒克斯)
20 ℃时,各种铅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 | 溶解度/克 | 物质 | 溶解度/克 |
Pb(NO3)2 | 54.3 | PbCO3 | 7.3×10-3 |
Pb(OH)2 | 1.6×10-4 | PbS | 6.8×10-13 |
支持大爆炸宇宙理论的主要有以下三大观测事实:第一件观测事实是20世纪20年代哈勃关于星系光谱“红移”的重大发现。第二件观测事实是1964年,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量某一区域星系发射出的电波强度,在7.35cm波长上他们收到了相当大的且与方向无关的微波噪声。在随后一年里,这种微波噪声无变化。研究表明,这种微波背景辐射就是宇宙早期“原始火球”高温热平衡辐射留下的遗迹。第三件重要观测事实是在地球上氦元素很少,但在宇宙中,其含量高居第二,仅次于元素氢。计算表明,氦不可能是在一代代恒星生生灭灭的过程中产生的,只能是由宇宙形成时的原始物质组成的。根据热大爆炸宇宙理论推算,现今宇宙中,9/10的氦都是在宇宙诞生后最初3min内形成的。
无人机自重(含电池) |
10kg |
最大飞行速度v |
36km/h |
脚架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S |
100cm2 |
小明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后,得出以下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线圈中的电流越强,磁性越强
②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③若将线圈A的铁钉拔出,磁性大大减弱.
据图填空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 . 在砖B上面放有重力不计的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 , 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 , 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 , 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C和SB , 且SC= SB . 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 )
你的分类依据是,一类是,属于植物;另一类是,属于植物。
块相同的泡沫块以及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电源等,设计的方案如图甲所示。
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时产生的热量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