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半导体硅(Si)晶片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工业上通过二氧化硅与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硅,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

图片_x0020_1048663413

  1. (1) C属于(填“单质”或“氧化物”)。
  2. (2)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 (3) 请你从上图中写出关于化学变化的一条信息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Al3+     ④

A . ①表示2个氢分子 B . ②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 . ③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 由④可知铕的原子序数为63
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 同种原子的统称叫元素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C . 同种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 . 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若在实验室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下列配制过程正确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量0.9g氯化钠 B . 用量筒量取100g水 C . 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 D . 用烧杯量取91g水
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提纯,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请回答:

  1. (1) 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参考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为得到相对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步骤③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有哪些?

    0

    20

    40

    60

    NaOH

    42

    109

    129

    174

    Ca(OH)2

    0.19

    0.17

    0.14

    0.12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①CO2  ②Fe3+  ③KMnO4  ④

A . 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 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C . 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 价 D . ②中数字的含义:一个铁离子带 3 个单位的正电荷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 . 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 . 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 . 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下列做法与“创建卫生城市,建设水绿盐城”不吻合的是(   )
A . 植树种草 B . 就地焚烧垃圾 C . 节能减排 D .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用CO2合成醋酸,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粒子是原子 C . CO2和醋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D . 为利用CO2提供了新的途径
向pH=3的盐酸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混合后溶液的pH会减小的是(   )

A . 蒸馏水 B . HCl气体 C . pH=3的稀硫酸 D . Na2CO3溶液
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某品牌高钙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 B . 人体缺钙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C .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 . 误食重金属盐可喝鲜牛奶解毒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A . Na2O、P2O5、H2CO3            都属于氧化物 B . NaOH、Fe(OH)3、Cu(OH)2        都属于碱 C . HNO3、H2CO3、KHCO3               都属于酸 D . CH4、CH3COOH、NH4HCO3          都属于有机物
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中配制50g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
  1. (1) 氯化钠的构成微粒是(用化学符号表示).
  2. (2) 该同学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2%(选填“<”“>”或“=”).
  3. (3) 若将15g该溶液稀释为1.5%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g.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清明河上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 . 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 , 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 .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 . 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用上图中的F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实验前将该装置装满水正放,则气体应从(填“c”或“d”)端进入。
  4. (4) 实验室常用锌和硫酸制取氢气,其中可选择装置(选填装置序号)来制备和收集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 (1) 纯碱的化学式是
  2. (2)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 (3) 在贝壳上滴加稀盐酸,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几种常见物质的pH范围如表,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物质

酸奶

鸡蛋清

牙育

肥皂水

pH范围(常温)

4~5

7~8

8~9

10~11

A . 酸奶 B . 鸡蛋清 C . 牙育 D . 肥皂水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被动吸烟而造成身体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 水沸腾时能将锅盖顶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C .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态,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图片_x0020_100013

  1. (1) 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2. (2) 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3. (3) 同学与甲、乙同学共同对实验进行了以下分析:

    ①得出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

    ②集气瓶底部要先放入少量水的作用为:

    ③实验中,进入的水少于 的原因

    ④该实验进行如图改进,改进后的优点为:

    图片_x0020_100014

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已经成为2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

以下是专门对镁的可燃性进行的一系列探究.

【实验用品】250mL集气瓶、玻璃棒、烧杯、导管、橡皮塞、止水夹、电阻丝、胶皮铜质导线、12V电源、一瓶二氧化碳气体、镁带、酚酞溶液、细沙等.

【实验操作】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250mL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其内加入少量干净的细沙,接通12V电源.

【查阅资料】

①接通12V电源,可看到电阻丝红热;

②镁带在二氧化碳中能过剧烈燃烧,发出强光,生成白色固体,同时可清晰地看到镁带附近的集气瓶内壁附着一薄层黑色固体;

③MgO+H2O═Mg(OH)2 , Mg(OH)2⇌Mg2++2OH , OH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探究】

  1. (1) 接通电源一会,观察到电阻丝红热,说明该实验中电能转化成,镁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燃烧,由此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写一点).
  2. (2) 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气反应的方程式为,集气瓶底部铺一层干净的细沙的作用是
  3. (3) 【实验探究Ⅱ】镁带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内,一段时间后集气瓶内的酚酞溶液变成色,其理由是与水慢慢反应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