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化学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但在二百多年前人们并不了解空气,直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才让人们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

  1. (1) 拉瓦锡用图1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但该实验也有不足之处
  2. (2) 图2的实验是仿照图1的实验的原理,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请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有位同学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此实验中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老师直接把问题交给了同学们,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不能,理由是。后来老师又启发同学们若将此实验稍作改动,我们也可用木炭代替红磷做此实验,同学们经过激烈地讨论,他们的改动方法是
  3. (3) 本节课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兴趣,同学们课后对图2的实验又进行了改进如图3,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而点燃红磷,该装置的优点是
小英同学为了测定某地区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5g,现将75mL的稀盐酸分三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量/mL

25

25

25

生成气体的质量/g

2.2

m

1.1

试求:

  1. (1) m的值是g.
  2. (2) 求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但可以和浓硫酸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推测 X的化学式是(   )
A . SO2 B . SO3 C . CuS D . H2S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如图所示。图中试管A和装置D的试管中装有体积和浓度相同的浓氨水,试B和C中装有体积和浓度相同的酚酞溶液。

图片_x0020_100023

  1. (1) 实验①和实验②都会出现的现象是。出现不同的现象是
  2. (2) 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快慢不同的原因是
  3. (3) 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
  4. (4) 如图是课本上研究分子运动的实验,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设计和课本实验相比的优点是

    图片_x0020_100024

美国发明的月球制氧机可利用太阳光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而释放出氧气,由此可推断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 . 氧分子 B . 氧元素 C . 高锰酸钾 D . 双氧水
实验与探究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CO2气体与金属Mg的反应,设计了一套制取纯净、干燥CO2气体,并用过量CO2与热的金属Mg充分反应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Ⅰ、利用下列装置和相关药品进行实验

    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是:

  2. (2) 装置B的作用是:
  3. (3) 实验时应先,一段时间后再(填代号)

    a、点燃D处酒精灯

    B、打开A装置中的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处加入稀盐酸

  4. (4) Ⅱ、探究Mg与CO2反应的产物

    可观察到D处的实验现象有黑白两种固体产生。查阅资料黑色固体为碳单质,白色固体是镁的化合物。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假设与猜想

    猜想1 白色固体是MgO

    猜想2 白色固体是MgCO3

    猜想3 白色固体是

  5. (5) 验证与结论 取D 中固体适量于试管,加入足量的,观察到:有黑色固体不溶物,白色固体消失,的现象,则猜想1成立。猜想2和猜想3不成立的可能原因是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B . 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C . 30℃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50℃时,分别将40g甲、乙两种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均得到饱和溶液

溶液的浓度可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率来表示,叫质量百分浓度,用符号%表示。例如,25%的葡萄糖注射液就是指100克注射液中含葡萄糖25克。
下表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10mL H2O2水溶液制取150mL氧气所需的时间(秒)

关于上述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
②浓度不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③此实验研究了四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⑤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①③⑤ D . ①③④
厨房中的下列调味品与水混合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食醋 B . 食盐 C . 蔗糖 D . 香油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素养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在一此实践活动中,灵宏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某钢铁公司。大家对矿石选取,冶炼和炼钢的工艺流程(如下图)、生铁和钢的区别等,有了全新的认识。

  1. (1) 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反应原理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分析工艺流程,三脱装置中S和S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
  3. (3) 向精炼炉中吹入氩气使钢水循环流动,各成分均匀混合,相当于化学实验室中的作用(填一种仪器的名称)。
国家环保局已经把各学校的实验室也列入环保监测对象.下列实验室的做法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 . 含硫酸废液用熟石灰处理后排放 B . 将用剩的氢氧化钠放回原瓶 C . 将未反应完的锌粒回收再利用 D . 添加装置处理含一氧化碳的尾气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面上,利用了铁的(填铁的一种性质)
  2. (2) 可用碘酒来检验大米、面粉等食物中是否含有 (填名称)
  3. (3)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4. (4) 手机应用比较广泛,其中手机电池的原理是将能转化为电能。
氮化硅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可通过以下反应来制取:  , 据此可推断X的化学式是(   )
A . Si B . CO C . NO D . N2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金属材料、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问题.

(1)小童将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的画了一幅卡通画,如图所示,每个卡通人物表示一种金属,周围的小黑点表示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小童要用其它方法比较铜、铁、镁的活动性顺序,他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镁丝和铜丝,你认为他还需要选择的另外一种溶液是溶液.

(3)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除去铁粉的物理方法是

(4)钢铁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含量不同的铁合金.

(5)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单质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用于冶炼金属,该用途体现了单质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性.

(6)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沿右图所示装置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依次熄灭,由此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7)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防止金属的腐蚀,请你写出一条防止家里菜刀生锈的具体方法

PVC是制作共享单车二维码贴纸的材料。关于PVC[化学式(C2H3Cl)n]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PVC易溶于水 B . 一个PVC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C . 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 . 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A . 均为物理变化 B . 均为化学变化 C .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 . 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2. (2) 氢气点燃前验纯的原因是;使地下水变为自来水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明矾,主要原因是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五氧化二磷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固体X可能是NaOH B . 固体X可能是NH4NO3 C . Ca(OH)2溶解度:①>② D . Ca(OH)2质量分数: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