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
4Fe3++3[Fe(CN)6]4-= Fe4[Fe(CN)6]3↓(蓝色沉淀)
确定Fe2+是否氧化完全的方法是。 (仅供选择的试剂:铁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溶液铁粉、KSCN溶液)
H2C2O4 | pKa1= 1.25,pKa2=4.13 |
NH3·H2O | pKb=4.76 |
①A+Q﹣→C+X↑②B+Q﹣→C+Y↑
③E﹣→D+Z↑+Q ④X+Y﹣→Q
已知:气体X有还原性;气体Y有氧化性;气体Z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使品红褪色;Q在常压下、100℃时发生沸腾.
A ,B,C,D.
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现有以下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温度(℃) | 30 | 40 | 50 | 60 | 70 |
显色时间(s) | 160 | 80 | 40 | 20 | 10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4I-+O2=2I2+2H2O,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 _
(2)实验试剂除了1mol/L KI溶液、0.1mol/L 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 ______ ,实验现象为 _____ _ .
(3)上述实验操作中除了需要(3)的条件外,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温度 B.试剂的浓度 C.试剂的用量(体积) D.试剂添加的顺序
(4)由上述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是 __ ___
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氯化亚铁溶液久置变质,常在其溶液中加入少许铁钉
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能形成胶体
C.新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为红褐色
D.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铁粉,然后过滤
由下列实验操作得出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将石灰石和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 生成白色沉淀 | 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
B | 向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 | 生成两种沉淀 | Fe3+的氧化性强于S |
C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 |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 | 原溶液中含有I— |
D | 向AgCl固体滴加饱和Na2CrO4溶液 |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 Ksp:Ag2CrO4<AgCl |
分子式C4H8O2的有机物与硫酸溶液共热可得有机物A和B。将A氧化最终可得B,则原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根据相似相溶规则和实际经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白磷(P4)易溶于CS2,但难溶于水 B、NaCl易溶于水,也易溶于CCl4
C、碘易溶于苯,微溶于水 D、卤化氢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
化学行业把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金属材料在现实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金属材料的用途与金属所具有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
A.制造白炽灯灯丝——熔点高 B.制造飞机——硬度大而密度小
C.制造保险丝——硬度大 D.制造盛装化工原料的容器——耐腐蚀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乙烯的分子式:C2H4
C.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D.甲醛的电子式:
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4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枳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l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