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语文

请以“今天,我要为_______而歌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首先请在横线上填入一个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3)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4)不少于800字。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反对因违背义而得来的富贵,“”,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
  2. (2) 《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进取或沮丧的句子是:
  3. (3)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自勉。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一句话(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绒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题目: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说“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因为这句话会给自己带来危险,打破平静的生活。 B . “火山”暗指孕育着反抗的人民。 C . 这首诗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革命不可遏止。 D . 这首诗指出了反动统治必然灭亡的命运和人民必胜的前景。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漫画寓意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使用“生存”“发展”“安身”三个词中的两个,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文帝黄初四年春三月,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五月,太子禅即位,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亮将入寇,与群下谋之。丞相司马魏延曰:“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 横门①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危计,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始,亮使赵云、邓芝为疑兵据箕谷,而身率大军攻祁山,戎陈整齐,号令明肃。魏以汉昭烈②既死,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及出军祁山,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大破之,士卒离散。亮乃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③,文公④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是时,赵云、邓芝兵亦败于箕谷。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破贼,乃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有删改)

【注释】①横门:长安城北西侧第一门。②汉昭烈:指刘备。③得臣:春秋楚人。曾率楚军围宋,与救宋之晋、齐、秦联军战于城濮,楚军溃败,被楚成王赐死。④文公:名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 B . 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 C . 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 D . 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嗣子,中国古代帝王继任者的称谓,后泛指太子,此处指刘禅。 B . 股肱,股指大腿,肱指手臂,此处指辅佐君主的重臣。 C . 邸阁,中国古代官府设立的用以储存粮食等物资的仓库。 D . 四海,意同“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中的“四海”,泛指天下。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汉主看中诸葛亮的超群之才,曾在病重时交代他:假如刘禅可以辅助的话就辅助他;假如刘禅没有才能,诸葛亮可自己取而代之 B . 诸葛亮认为魏延一举平定咸阳以西的计划很危险,不如安稳地经由宽广平坦大道夺取陇右,而不用担心意外,所以没采用魏延之计。 C . 蒋琬认为天下未平就杀害有才能、计谋的人很可惜,诸葛亮便用孙武制胜于天下和魏绛斩杀杨干的事例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 D . 诸葛亮在祁山、箕谷之败后没有盲目增加兵员,而是认真反思原因并制定了赏罚分明、磨砺士兵、讲习武艺等一系列举措以求成功。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魏以汉昭烈既死,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

    ②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

  5. (5) 诸葛亮执行军法处死马谡,为何祭吊时却流下眼泪?请结合文章分析原因。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 , 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己,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B . 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积羽沉舟 , 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C . 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D . “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 , 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阅读下面的漫画,请概括漫画内容,并对此发表评论。

图片_x0020_10000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只有紧紧把握产业变革带来的质量提升,我国才有望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内涵价值与国际声誉。 B . 该研究课题负责人说,这一突破性技术育成的新稻种具有引领作用,对指导作物遗传改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C . 开征环境保护税,有利于发挥环境治理的协同效应。环境保护税的立法,也增强了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企业治污减排的责任。 D . 此次出台的能源协同规划,是首次京津冀联合发布的区域能源协同发展规划,内容涵盖能源设施协同、能源治理协同等八大领域。
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 . 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 . 假舟楫者,非能 C . 今之众人,其圣人也亦远矣 D . 驴不胜怒,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360公司的天眼系统,全称叫作“全球网络攻击实时监测预警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实时捕获发生在全球成规模的每一个角落的网络攻击。 B . “和”字当选为2015海峡两岸的年度汉字,“和”字真切反映了两岸民众对80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的珍惜,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由衷期盼。 C . 在人社部多次证实延时退休政策将推行之后,《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在政府机构的调研中,部分国企出现了退休后收入高于退休前收入。 D .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莎士比亚

罗密欧 她说话了。啊!再说下去吧,光明的天使!因为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

朱丽叶 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莱特了。

罗密欧 (旁白)我还是继续听下去呢,还是现在就对她说话?

朱丽叶 你是什么人,在黑夜里躲躲闪闪地偷听人家的话?

罗密欧 我没法告诉你我叫什么名字。敬爱的神明,我痛恨我自己的名字,因为它是你的仇敌;要是把它写在纸上,我一定把这几个字撕成粉碎。

朱丽叶 我的耳朵里还没有灌进从你嘴里吐出来的一百个字,可是我认识你的声音;你不是罗密欧,蒙太古家里的人吗?

罗密欧 不是,美人,要是你不喜欢这两个名字。

朱丽叶 告诉我,你怎么会到这儿来,为什么到这儿来?花园的墙这么高,是不容易爬上来的;要是我家里的人瞧见你在这儿,他们一定不让你活命。

罗密欧 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爱情的力量所能够做到的事,它都会冒险尝试,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干涉。

朱丽叶 要是他们瞧见了你,一定会把你杀死的。

罗密欧 唉!你的眼睛比他们二十柄刀剑还厉害;只要你用温柔的眼光看着我,他们就不能伤害我的身体。

朱丽叶 我怎么也不愿让他们瞧见你在这儿。

罗密欧 朦胧的夜色可以替我遮过他们的眼睛。只要你爱我,就让他们瞧见我吧;与其因为得不到你的爱情而在这世上捱命,还不如在仇人的刀剑下丧生。

朱丽叶 谁叫你找到这儿来的?

罗密欧 爱情怂恿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他替我出主意,我借给他眼睛。我不会操舟驾舵,可是倘使你在辽远辽远的海滨,我也会冒着风波寻访你这颗珍宝。

朱丽叶 幸亏黑夜替我罩上了一重面幕,否则为了我刚才被你听去的话,你一定可以看见我脸上羞愧的红晕。我真想遵守礼法,否认已经说过的言语,可是这些虚文俗礼,现在只好一切置之不顾了!你爱我吗?我知道你一定会说“是的”;我也一定会相信你的话;可是也许你起的誓只是一个谎,人家说,对于恋人们的寒盟背信,天神是一笑置之的。温柔的罗密欧啊!你要是真的爱我,就请你诫意告诉我;你要是嫌我太容易降心相从,我也会堆起怒容,装出倔强的神气,拒绝你的好意,好让你向我婉转求情,否则我是无论如何不会拒绝你的。俊秀的蒙太古啊,我真的太痴心了,所以也许你会觉得我的举动有点轻浮;可是相信我,朋友,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我的忠心远胜过那些善于矜持作态的人。我必须承认,倘不是你乘我不备的时候偷听去了我的真情的表白,我一定会更加矜持一点的;所以原谅我吧,是黑夜泄漏了我心底的秘密,不要把我的允诺看做无耻的轻狂。

罗密欧 姑娘,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它的银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我发誓——

朱丽叶 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罗密欧 那么我指着什么起誓呢?

朱丽叶 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话,就凭着你优美的自身起誓,那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会相信你的。

罗密欧 要是我的出自深心的爱情——

朱丽叶 好,别起誓啦。我虽然喜欢你,却不喜欢今天晚上的密约;它太仓促、太轻率、太出人意料了,正像一闪电光,等不及人家开一声口,已经消隐了下去。好人,再会吧!这一朵爱的蓓蕾,靠着夏天的暖风的吹拂,也许会在我们下次相见的时候,开出鲜艳的花来。晚安,晚安!但愿恬静的安息同样降临到你我两人的心头!

(有删改)

  1. (1) 下列对这场戏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项是(    )
    A . 朱丽叶出场的内心独白体现了她勇敢、叛逆的性格。 B . 文中画线句的潜台词是“你走,我不想见到你。” C . 封建社会,贵族世家代表着身份,朱丽叶为了爱情甘愿抛弃姓氏。 D .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次会面相互吐露了心声。
  2. (2) 赏析下面句子的语言特点。

    她说话了。啊!再说下去吧,光明的天使!因为我在这夜色之中仰视着你,就像一个尘世的凡人,张大了出神的眼睛,瞻望着一个生着翅膀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

  3. (3) 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①1932年,“一·二八凇沪抗战”以失败告终,20岁的侯仁之在苦闷中彷徨。弟弟侯硕之的一句话,让他下定决心放弃曾想从事的医学,投考历史专业。弟弟的那句话是:“学医,只能给个人看病。学历史,可给社会治病!”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学历史专业。

    ②1937年抗战爆发后北平沦陷,燕京大学成为沟通沦陷区、解放区和大后方的秘密通道。当时正在读研完生的侯仁之承担了将爱国学生送往解放区或大后方的工作。抗战胜利一年后,侯仁之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

    ③在英国期间,侯仁之进渐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理念。他意识到,沿革地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学成归国,并将历史地理学引入中国。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学科逐步建立起来,侯仁之成为公认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一人”。

    ④要搞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大量的实地调查必不可少。在张家口考察期间,侯仁之发现一段长城与众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来后立即查资料,最终确认这是明后期沿着长城开设的“马市”。如今这种贸易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却由遗留的建筑记录下来。从此,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为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重要内容。

    ⑤1958年,侯仁之开始了沙漠研究。当时有人认为,沙漠地区不仅文献资料少,而且调查访问都很困难,难以开展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反驳道:“必须勇敢打破旧传统,坚决走出小书房,跳出旧书堆。”此后数年,侯仁之连续奔赴西北沙瀵进行考察。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陕北榆林附近的沙漠考察统万城。统万城是5世纪一个少数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侯仁之得出结论,统万城的沙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结果。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西北沙漠中很多古城被废弃是“大漠流沙”造成的。而侯仁之却证明,这是“肤浅的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人类活动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这直接为后来人们治理沙漠打下了认识基础,侯仁之也因此成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先驱”。

    ⑦在这次考察中,侯仁之还纠正了一个普遍的说法:榆林三迁,即榆林因流沙侵袭而被迫三次南迁。侯仁之证实,榆林不仅没有三迁,反而在原址五次扩展。古城榆林终于明晰了自己的“身世”。

    ⑧在学术生涯中,侯仁之梳理过脉络的城市有很多。承德、临淄、邯郸、芜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一个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现,或者更加丰满。他对许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满着热爱。对他而言,北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侯仁之曾说:“我对北京,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21·世纪*教育网

    ⑨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为北京倾注了大量心血。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进京要道。卡车、拖拉机往来穿梭,卢沟桥受损严重。侯仁之对此心急如焚。他写了《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一文,发表在《北京日报》上。6天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卢沟桥禁止机动车与兽力车通行。如今,经过多次整修的卢沟桥已经得到妥善保护。侯仁之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保护莲花池。正是因为他的积极奔走,原本要建在莲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楼东移了100米。“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脉得以保留。

    ⑩当然,与他的研究相比,这些事还只能算作“信手为之”。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里,他以历史地理学的眼光,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侯仁之,人们可能无法充分解读北京的厚重和韵味。

(摘编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1.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本文记述了侯仁之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丰富的学术成果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展现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学者本色。 B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战期间,侯仁之身处沦陷区,利用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将爱国学生输送到解放区或大后方,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C . 在对张家口长城的考察研究中,侯仁之切实认识到野外考察在历史地理学中的重要价值。这次考察使他的研究兴趣由“历史”转向了“地理”。 D . 侯仁之主张沙漠研究要走出小书房,走进现场,不要依靠旧书堆中的文献资料。他在陕北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E . 侯仁之发现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受损严重,便强烈呼吁保护卢沟桥,禁止机动车和兽力车通行,最终使卢沟桥得到了妥善保护。
  2. (2) 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侯仁之被称为“城市的知音”, 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   的黄土高原,有草树   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    的黄河,有    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西北诸省的    的青青的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A . 茂密 莽苍 一泻千里 浩浩荡荡 广阔无垠 B . 莽苍 茂密 浩浩荡荡 一泻千里 广阔无垠 C . 莽苍 茂密 一泻千里 浩浩荡荡 广阔无垠 D . 茂密 莽苍 一泻千里 广阔无垠 浩浩荡荡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B . 关于李自成的传说,有不少地方是混和着穷苦百姓的感情和希望,真实的事情未必尽都被众人知道,而哄传的故事未必不含虚构的、添枝加叶的地方。 C . 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 , 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D . 在婚礼上,本来巧舌如簧的他却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仲淹尝分其俸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于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②天圣七年 , 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请太后还政,不报。

    ③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

    ④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⑤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

    ⑥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⑦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文正。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B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C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D .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2. (2) 下列对文中加短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褒贬善恶给予的一种称号。 B . 卒,指士大夫死亡。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 C . 天圣七年,年号纪年。从先秦开始,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D . 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疏用于分条陈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 B . 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C . 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葛怀敏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 D . 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在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时,一些地区挂上了防疫宣传标语横幅,呼吁居民做好防疫工作。其中“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今年上门,明年上坟”“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杀人”等标语被人们称为“硬核标语”,这些标语一度引发网络热议。写--段不少于80字的评论性文字,至少从两个角度指出这些标语存在的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释】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因参与政治革新运动接连被贬放,时任和州刺史。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的首联交代自己与友人刘禹锡分离已久,友人长期在外郡供职,官场失意。 B . 颔联交待和州沙口堰、水心亭等自然风物,想象刘禹锡在和州的闲适生活场景。 C . 颈联描述和州清晨江上雾气弥漫白茫茫一片,雨后山色青绿,城郭风光更美丽。 D . 尾联抒写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誉,以及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深深的关切之情。
  2. (2) “闲”是全篇的诗眼。请分析“闲”的内涵,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刘禹锡“闲”的表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1. (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寿:长寿,活得长久 B . 不抑耗其而已          实:果实 C . 不过焉则不及          若:如果 D . 则又之太恩            爱:吝啬
  2. (2) 下列各句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
    A . 已去而复顾 B . 他植者则不然 C . 故不我若也 D .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3. (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既然已,勿动勿虑”中的“已”通“矣”,可译为“了”。 B .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意为“种植它们的时候像对待孩子那样,将它们放在一边不管的时候,像抛弃了它们”。 C .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中的三个“以”都是连词,意义也完全一样。 D . 该文段交代了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经验,写得非常贴近生活,真实而饶有兴味。
  4. (4) 该文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概括文段中的两组对比内容。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没处不超过15个字。

    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①

譬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碳、碳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 ② ,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污染的罪魁祸首。雾和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首先,雾霾中的PM2.5威胁新生儿健康;其次,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通牒   挖墙角   仗义执言   骨骾在喉,不吐不快 B . 吊消   百叶窗   察言观色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C . 博弈   座右铭   铩羽而归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 . 枉费   股份制   改弦更章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