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

高中 通用技术

人们邮寄包裹的流程一般是: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交寄手续——收回执单。我们看到,他的全部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小的过程,每个小过程都有明确的任务。我们把这些小过程称为(   )
A . 步骤 B . 时序 C . 环节 D . 顺序
手机无线充电器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为手机充电,该款产品设计体现了设计的(    )
A . 创新原则 实用原则 B . 经济原则 技术规范原则 C . 美观原则 经济原则 D . 道德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角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现在我们取一段角铁(如图所示)把它弯曲成90°后,再加上一根支撑木条,就可以做成一个简易的三角架。请写出制作该三角架的工艺种类。(至少6种)

有患者在滴注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时出现呕吐、过敏性休克、肝硬化肾功能损害等症状。据调查,主要原因是在该药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中消毒时间缩短了1分钟。这个事件说明(  )

A . 以后生病不能再注射葡萄糖液 B . 任何生产工艺流程都可以随意调整操作时间 C . 所有流程都能反映事物的合理的内在机理 D . 生产工艺流程要严格遵循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
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是由支架、回复反射器、荧光器组成,适用于机动车随车携带的、使用时放置在道路上,能昼夜发出警告信号以表示停驶机动车存在的警告装置。关于警告牌的设计与生产,国家发布了《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GB19151-2003》技术标准文件,以下是部分节选内容:

3.3      回复反射器 由一个或多个回复反射光学单元组成的具有回复反射功能的光学器件。

3.6      荧光器指一种整体或表面由荧光材料构成,经日光激发能产生短暂光致发光的光学器件。

4.1.1   警告牌应是中空的,外侧为红色的回复反射区,内侧邻接的为红色荧光区,均为同心的等边三角形。警告牌由支架支撑在距地面一定高度处。

4.6      结构稳定性在警告牌三角形的顶点位置施加2N的力,其顶点位移不得超过5cm,试验后其顶点的位置应与初始无明显差异。

4.3.1.3 警告牌形状的视辨性在大照射角、小观察角和低照度的条件下,警告牌的形状应清晰可辨,但允许有亮度差异。

请根据示意图和描述, 完成以下任务:

  1. (1) 警告牌的设计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符合了设计的原则(在“A .实用; B .美观; C .道德; D .技术规范”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2. (2) 下列警告牌设计方案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 . B . C . D .
  3. (3) 警告牌结构稳定性试验属于,形状的视辨性试验属于(在“A .强化试验法; B .模 拟试验法; C .虚拟试验法; D .移植试验法”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4. (4) 对警告牌警示功能可能产生干扰的是(在“A .夜晚; B .车笛声; C .大雾天气; D .日光”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5. (5) 为了提高警示牌的警示效果,合适的措施是(在“A .在故障车的前面也放置一个警示 牌; B .在警示牌上加装大分贝警报; C .加大警示牌回复反射器尺寸; D .使用连续性回复反射器”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如图所示的折叠椅,但是还缺少合适的连接方案,下列设计方案中,不能实现折叠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a所示的联轴器,主要由连接件A、连接件B和缓冲橡胶组成,图b为连接件A的结构,该联轴器在三者连接区形成实心区域,起到传递动力和缓冲的作用。为了测试该联轴器的性能,在专用试验机上安装联轴器,连接件A与电机主轴连接,阻力转轴与连接件B连接,在2.3倍瞬时过载转矩作用下,电机带动联轴器转动,停机后,检查联轴器各零件无损坏现象。该试验方法属于(  )

A . 模拟试验法 B . 强化试验法 C . 移植试验法 D . 虚拟试验法
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零件(厚度为2mm)。请根据题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漏标的尺寸共有(    )
    A . 1 处 B . 2 处 C . 3 处 D . 4 处
  2. (2) 用厚度为2mm的钢板制作该零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锉削时只需用平锉即可完成加工 B . 划线需要用到划针、划规、样冲、台虎钳等 C . 正常锯割时推拉要有节奏,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D . 加工流程可以为:划线 冲眼 锯割 锉削 钻孔
某公司设计的一款U盘,采用最新的传输协议,能高速存取数据,背面还有0-9的数学键盘,首次使用需设置密码,将这款加密U盘接主机前,输入密码解锁才能访问其中的数据。如果密码连续输错10次,就自动清除所有数据。该U盘的设计实现了人机关系目标中的(    )
A . 舒适 B . 健康 C . 高效 D . 安全
楼道内的声控灯需要人发出声音才能打开,所以属于人工控制。
如图所示是一款常用的电烙铁架。下列相关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

A . 造型新颖,体现了设计的创新原则 B . 可以同时架起焊锡丝和电烙铁,体现了技术的实用性 C . 底部的支撑面积较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D . 整体制作简便,成本低,体现了设计的经济原则
如图所示是一款盲人导航手表,手表内的声呐和传感器测量障碍物与人的距离,并将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随着盲人与障碍物距离的缩短,手表上的震动马达震动加快,使手表的震动频率加快。关于该控制系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控制器是微处理器 B . 控制量是障碍物与人的距离 C . 被控对象是手表 D . 执行器是震动马达
如图所示是滑块曲柄压紧机构,推杆通过连杆、支撑杆、使得压杆移动,从而使物体被压紧或松开。在力F的作用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推杆、连杆1、2受压,连杆3、4受弯曲,物体被压紧 B . 推杆、连杆1、2受压,连杆3、4受弯曲,物体被松开 C . 推杆、连杆1、2受弯曲,连杆3、4受压,物体被松开 D . 为使物体被压紧,连杆1和连杆2应采用刚连接
普通扳手在使用的时候,如果螺帽拧得太紧,很容易把螺栓和螺帽弄坏;如果没有拧紧,螺帽又很容易松脱滑落。如图为一款数字扳手,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扭力数值,人们使用的时候就能心中有数。如果用力过猛,扳手还会发出警报声进行提醒。关于这项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扳手既能显示扭力还能报警,体现技术的综合性 B . 可以在显示屏上显示扭力数值,体现设计的实用原则 C . 会发出警报声进行提醒, 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D . 这种扳手消除了人们使用扳手的不当操作,消除了技术的两面
下图是某模型的立体图和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中线条不完整,请补画完整。

如图是某企业生产的一款办公室午休椅。请完成以下任务:

图片_x0020_100035 图片_x0020_100036 图片_x0020_100037

  1. (1) 企业的开发该产品按照设计的一般过程划分最合理的是(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 .设计分析→收集信息→绘制图表→制作模型→优化改进

    B .设计分析→方案构思→绘制图样→制作模型→评估优化

    C .收集信息→绘制草图→方案筛选→设计分析→制作优化

  2. (2) 设计时提出以下要求,其中主要从环境角度考虑的是(在A .能实现椅子和床的功能转换;B .可折叠后收纳空间小;C .座椅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3. (3) 腿部位置可实现三档角度调节,实现了人机关系的目标(在 A .高效;B .安全;C .舒适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4. (4) 确定座面宽度 W4 的时,主要考虑使用者站立时范围(在 A .肩宽;B .臀宽中选择合话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5. (5) 午休椅多处需要能够转动,该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的连接方式在(A .紧定螺钉连接;B .螺栓螺母连接;C .铆接;D .焊接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任正非表示华为至少有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还有6000多位专门在基础研究的专家,再有6万多工程师。正因为有这些人才的共同努力和不断研发创新,才使得华为在5G技术领域获得了2500多项专利,5G通信技术领先于世界。这段话不能说明的是()
A . 技术具有综合性 B . 技术具有专利性 C . 技术具有两面性 D . 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是创新
关于传感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B . B超所使用的是位移传感器 C . 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D . 把电信息转换成其他信息的器件叫传感器
王强同学平时对小发明、小创造特别感兴趣,在不断的努力探索中,终于有了一件自己的小发明。可是在他申请发明专利时,才猛然发现相同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早有销售了。产生这样的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忽略了设计过程中的(  )
A . 发现和明确问题环节 B . 制定设计方案环节 C . 制作模型和原型环节 D . 测试、评估和优化环节
海思麒麟990采用台积电的7nm FinFET Plus EUV工艺(极紫外光刻),这个工艺加入后,可以让新的7nm制程,相比上一代在性能提高20%的前提下,功耗却下降20%。麒麟990的另外一个重磅升级点,就是集成了5G基带,处理器中同时封装了AP(应用处理器)和BP(基带处理器)。集成5G基带,让手机的续航提升。这个案例说明了(    )
A . 技术的发展超越设计 B .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C . 设计具有丰富的内涵 D . 技术进步制约设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