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水电站向小山村输电,输送电功率为50Kw ,若以1100V送电,则线路损失为10kW,若以3300V输电,则线路损失可降为(  )

A . 3.3kW B . 1.1Kw C . 30kW D . 11kW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杆上套着一个小球和一个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在小球上,忽略弹簧质量。小球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往复运动,它所受的回复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则在2~3 s内,振子的动能Ek和势能Ep的变化情况是 (  )

A . Ek变小,Ep变大 B . Ek变大,Ep变小 C . Ek、Ep均变小 D . Ek、Ep均变大
如图是进行变压器演示实验的示意图,在铁环上用刷有绝缘漆的铜丝绕制了匝数分别为n1、n2的两个线圈。线圈n1与开关S1、干电池E1、交流电源E2构成电路,交流电源E2的电动势(V),线圈n2与开关S2、灵敏电流表G、交流电压表V构成电路。则(   )

A . 若S1接“1”,在将S2接“3”的瞬间灵敏电流表指针将发生偏转 B . 若S2接“3”,在将S1接“1”的瞬间灵敏电流表指针将发生偏转 C . 若S1接“2”,在S2接“4”后,电压表指针的摆动频率为 D . 若S1接“2”,S2接“4”,稳定后电压表的读数为(V)
如图所示,一轨道由两圆弧形轨道BC和DE与粗糙的水平面CD相切构成,圆弧BC段对应的圆心角为 ,半径OC与水平轨道CD垂直,水平轨道CD段粗糙且长L=2m。一质量为m的木块,从轨道上方的A点以3m/s的速度水平抛出,刚好在B点沿轨道的切线方向滑入圆弧轨道,经过圆弧BC、粗糙的水平面CD冲上圆弧DE,但没有到达E点速度即减为0,然后返回,刚好能够到达B点,圆弧轨道BC、DE均光滑,g取10m/s2 求:

图片_x0020_1641326006

  1. (1) AB高度差h;
  2. (2) 水平轨道CD段的动摩擦因数(保留一位小数);
  3. (3) 如果圆弧BC的半径R=1m,木块最后静止时距C点多远?
下列4个图中,a、b两点电势相等、电场强度矢量也相等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5 B . 图片_x0020_100006 C . 图片_x0020_100007 D . 图片_x0020_100008
力F作用于甲物体m1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1 , 此力F作用于乙物体m2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2 , 若将甲、乙两个物体合在一起,仍受此力的作用,产生的加速度则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甲坐在滑板上从距地面高为h=2.4m的斜坡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然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同时乙从斜坡与水平滑道的交接处B点以某一速度v向右匀速直线运运动(图中未画出),若滑板与斜坡滑道的动摩擦因数均为µ1=0.5,滑板与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2 ,斜坡的倾角θ=37°(sin37°=0.6,cos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图片_x0020_886284080

  1. (1) 人从斜坡上滑下时加速度为多大;
  2. (2) 人到达斜坡底端B时的速度是多少;
  3. (3) 为了避免甲、乙相碰,乙的速度v至少是多少。
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 ,丙物体带电 ,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 B . 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 C . 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 D . 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
如图所示,是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工作时的电路图。电动机内电阻 ,电路中另一电阻 ,直流电压 ,理想电压表示数 。试求:

图片_x0020_100019

  1. (1)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 (2) 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
  3. (3) 若电动机以2m/s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求该重物的质量?(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m/s,3s后末速度大小变为4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一定等于2 m/s B .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2m/s C . 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2m/s2 D . 位移大小可能等于3m
如图,空间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质量为m的带电液滴以初速度v0从A点与电场线方向成θ角射入电场,此后将沿直线AB运动;则(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粒子带正电 B . 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 D . 粒子带电量为
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点电场强度大于b点电场强度 B .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C . 若将一试探电荷+q在a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 D . 在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移至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
如图所示,把电阻、电感、电容并联到某一交流电源上,三个电流表示数相同,保持电源电压不变,而将频率增大,则三个电表的示数 的大小关系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B . C . D .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 . 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 . 物体的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D . 物体的速度越大, 惯性越大
如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值为r,R1是滑动变阻器,R2是定值电阻器,C是平行板电容器,MN是电路中导线上的两个点,将单刀双掷开关S掷到a且电路稳定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将R1的滑动触头向右移动,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将变小 B . 将R1的滑动触头向右移动,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将变大 C . 在将S由a掷到b的瞬间,导线MN中有从N向M的电流 D . 在将S由a掷到b的瞬间,导线MN中有从M向N的电流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地面附近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固定金属横杆 O O 两点间距离为 L ,两根长度均为 L 的轻质软导线,其一端分别接在 O O 点,另一端分别接在长度也为 L 的导体棒 ab 两端。现将导体棒 ab 拉至图示位置,使棒与 OO 在同一水平面内由静止释放,导体棒 ab 转过四分之一圆弧至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 v ,由接入电路的电流传感器测得此过程通过导体棒截面的电荷量为 q 。已知地磁场与水平面夹角为 θ ,且与金属横杆垂直,导体棒 ab 的质量为 m 、电阻为 R ,重力加速度为 g ,不计回路其它部分电阻,忽略空气阻力。求:

1 )导体棒 ab 由静止转至最低点过程中安培力做的功 W

2 )该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B

如图所示,套在很长的绝缘直棒上的小球,质量为1.0  ×10-4kg,带电量为 4.0 ×10-4C的正电荷,小球在棒上可以滑动,将此棒竖直放置在沿水平 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10N/C,方向水平向右,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0.5T,方向为垂直于纸面向里,小球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m = 0.2 ,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g 10m/s2.   

A小球由静止沿棒竖直下落的最大加速度为 2m/s2

B小球由静止沿棒竖直下落最大速度 2m/s

C若磁场的方向反向,其余条件不变,小球由静止沿棒竖直下落的最大加速度为 5m/s2

D若磁场的方向反向,其余条件不变,小球由静止沿棒竖直下落的最大速度为 45m/s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从 h高处的a点沿倾斜轨道ab滑入水平轨道bc,滑块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滑块在ac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均为vabbc长度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忽略在连接处b点的能量损失。则滑块从a c 的运动过程中

Aabbc两阶段运动时间相等

Babbc两阶段加速度大小相等

C.经b点时的速度大于

Dabbc两阶段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如图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0点,总质量为60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10m/s2sin53=0.8cos53=0.6)

   A360N     480N       B480N     360N

   C450N     800N       D800N     450N

如图所示,斜面底端上方高h处有一小球以水平初速度抛出,恰好垂直打在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打到斜面上的时间为
B. 要让小球始终垂直打到斜面上,应满足h和成正比关系
C. 要让小球始终垂直打到斜面上,应满足h和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D. 若高度h一定,现小球以不同的平抛,落到斜面上的速度最小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