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的一种主要设备。某兴趣小组为了检验一飞机模型的性能,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拟风洞实验,该实验的示意图如图,其中AB代表飞机模型的截面,OL为飞机模型的牵引绳。已知风向水平,飞机模型重为G,当牵引绳水平时,飞机模型恰好静止在空中,此时飞机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作用于飞机上的风力大小为(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20N的作用,则物体受的摩擦力为(g取10m/s2)(   )


A . 0 B . 20N,水平向右 C . 40N,水平向右 D . 20N,水平向左
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25m/s以内。问:
  1. (1) 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 (2) 判定警车在加速阶段能否追上货车?(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3. (3) 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下列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因向心力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故向心力是一个恒力 B . 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C . 向心力可以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充当,也可以由他们的合力充当 D . 向心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 (1) 实验时该同学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请指出他在实验中错误或操作不当之处:① ; ②
  2. (2) 如图乙所示,为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0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 B、C为三个连续计时点,相邻两个计时点时间间隔为0.02s,打计时点B时重物的速度为vB=m/s,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约为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3) 该同学实验中测出重物下落的高度h及相应的时间t,多次实验后作出 -t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用题中所给字表示)

    图片_x0020_100017

某舰载飞机在航母甲板上沿直线减速着舰的过程中,其加速度逐渐增大,图中能反映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
A . B . C . D .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和v2 , 则它的加速度为
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上有 A、B、C三点,OA=O′C=r,O′B=2r,则皮带轮转动时下列关系成立的(   )

A . vA=vB , vB=vC B . ωAB , vB>vC C . vA=vB , ωBC D . ωA>ωB , vB=vC
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中点和末端各固定一个质量均为m的A、B小球,杆可在竖直面内转动,将杆拉至某位置释放,当其末端刚好摆到最低点时,下半段受力恰好等于B球重的3倍,则杆上半段受到的拉力大小(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B . 4mg C . 5mg D . mg

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滑块,沿绝缘斜面匀速下滑,当滑块滑至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时,滑块的运动状态为(已知qE<mg)()

A . 继续匀速下滑 B . 将加速下滑 C . 将减速下滑 D .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三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箱,相邻两小木箱的距离均为l . 工人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推最左边的小木箱使之向右滑动,逐一与其它小木箱弹性碰撞.每次弹性碰撞后小木箱都牯在一起运动.整个过程中工人的推力不变,最后恰好能推着三个木箱匀速运动.已知小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重力加速度为g . 设弹性碰撞时间极短,小木箱可视为质点.求:第一次弹性碰撞和第二次弹性碰撞中木箱损失的机械能之比.

如图所示,B物体的质量为2kg,它们之间通过细绳、滑轮和弹簧秤相连接.不计弹簧秤的质量及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绳子足够长.当弹簧秤的读数稳定为15N时,求:(g取10m/s2

  1. (1) 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
  2. (2) 物体A的质量.
下列对开普勒第三定律 =k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T表示行星的自转周期 B . k是一个仅与中心天体有关的常量 C . 该定律既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D .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a1 , 周期为T1 , 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a2 , 周期为T2 ,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防烫手取物夹是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如图甲所示。现使夹子张开一定的角度,紧紧夹住质量为m的长方形菜碟,侧视图如图乙所示,菜碟侧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 取物夹与菜碟两侧共有4个接触点。取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当菜碟水平静止时,求:

  1. (1) 菜碟对取物夹每个接触点弹力的大小;
  2. (2) 取物夹与菜碟侧边接触点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已知波速v=2 m/s,质点PQ相距3.2 m。从t =0 Q点第二次振动到波谷的这段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落在地面后出现一个深度为h的坑,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

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B.物体克服阻力做功为mgH

C.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

D.物体克服阻力做功为mgH+h

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经过太阳曝晒,气体温度由升至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判断在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原因。

如图所示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推力在距月面高度为h1处悬停(速度为0h1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到达距月面高度为h2处的速度为v,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至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m(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k1,质量比为k2,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2)从开始竖直下降到接触月面时,探测器机械能的变化.

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2mm,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

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1;若撤去拉

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度为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原长为

B.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

C.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相等

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如图,“离心转盘游戏”中,设游客与转盘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均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转盘旋转的时候,更容易发生侧滑向外偏离圆周轨道的是( )

A. 质量大的游客
B. 质量小的游客
C. 离转盘中心近的游客
D. 离转盘中心远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