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用天平测出小球1、2的质量并分别记为m1和m2。
②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在与斜槽末端距离为d处固定一竖直挡板,并在挡板上贴上白纸和复写纸,记下小球位于斜槽末端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投影点为O。
③先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顶端S处由静止开始滚下;然后将小球2放在斜槽末端,让小球1仍从斜槽顶端S处由静止滚下,使二者发生碰撞,结果在白纸上一共打下了三个点。多次重复步骤③,将小球在白纸上的三个平均落点分别记为A,B,C。
④用毫米刻度尺量出三个落点到O点的距离。
A.电池组:电动势约4.5 V,内阻可不计
B.双量程的电压表:V1:量程为0~3 V,内阻约为3 kΩ;V2:量程为0~15 V,内阻约为15 kΩ
C.双量程的电流表:A1: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1 Ω;A2:量程为0~3 A,内阻约为0.1 Ω
D.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 Ω、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为2 A)、R2(阻值范围0~100 Ω、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为1 A)
E.开关S,导线若干
在尽量提高测量精度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列核反应中属于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的是
A.+
→
+
B.
+
→
+
+10
C.→
+
D.
+
→
+
一光滑宽阔的斜面,倾角为 θ ,高为 h ,现有一小球在 A 处以水平速度 v 0 射出,最后从 B 处离开斜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B .小球的加速度为 g sinθ
C .小球从 A 处到达 B 处所用的时间为
D .小球到达 B 处的水平方向位移大小
如图甲所示,将一间距为L=1 m的U形光滑导轨(不计电阻)固定倾角为θ=30°,轨道的上端与一阻值为R=1 Ω的电阻相连接,整个空间存在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未知,将一长度也为L=1 m、阻值为r=0.5 Ω、质量为m=0.4 kg的导体棒PQ垂直导轨放置(导体棒两端均与导轨接触).再将一电流传感器按照如图甲所示的方式接入电路,其采集到的电流数据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如图乙所示的I-t图象.假设导轨足够长,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
(1)求0.5 s时定值电阻的发热功率;
(2)求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3)估算0~1.2 s的时间内通过传感器的电荷量以及定值电阻上所产生的热量.
能反映速度先减小后增加,并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图象是
![]() |
若物体做简谐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位移为负值,则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也一定为正值
B.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为零,回复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每次通过同一位置时,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D.物体的位移增大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一物体以5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经过4s后物体的速率为( )
A.5m/s B.4m/s C.3m/s D.0
一张桌子始终静止在地面上,一根木棒沿着水平桌面从A运动到B,发生的位移为s,如图所示,若棒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棒对桌面的摩擦力和桌面对棒的摩擦力做的功各为( )
A.﹣Fs,﹣Fs B. Fs,﹣Fs C. 0,﹣Fs D. ﹣F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