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上的拉力F,使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t=1s时撤去拉力.已知斜面足够长,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g=10m/s2 , 求: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
并连好电路
C.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D.使小车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E.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上合适的钩码
①求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速度值填入表:(使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位置 | B | C | D | E | F |
t/s | 0.1 | 0.2 | 0.3 | 0.4 | 0.5 |
v/(m•s﹣1) | 0.400 | 0.479 | 0.640 | 0.721 |
②从打下A点开始计时,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描到图2的直角坐
标系中,并作出小车的v﹣t 图线;
③由v﹣t 图像求出小车加速度a=m/s2;
④根据v﹣t 图像可判断,在打下计数点A时,小车的速度 vA=m/s.
①为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除秒表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应该选用;(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
a.长度接近1m的细绳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绳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e.最小刻度为1cm的米尺 f.最小刻度为1mm的米尺
②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③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①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s;
②更换摆线长度后,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周期平方﹣摆长)图线,并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L+0.035.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 . (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某物理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
(1)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B .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2)某同学每次都将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挡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乙1、2、3的位置,且l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1、x2、x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C .
A.x2﹣x1=x3﹣x2 B.x2﹣x1<x3﹣x2 C.x2﹣x1>x3﹣x2 D.无法判断
(3)另一同学通过正确的实验步骤及操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部分运动轨迹如图丙所示.图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为L,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可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 ,小球抛出时的水平速度为
.
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相距为d,已知a点的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ab连线成30°, b点的场强方向与ab连线成120°,如图所示。则点电荷Q的电性为 ,b点的场强Eb= 。
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质点P恰在平衡位置,虚线是这列波在t=0.2 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可能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
(B)t=0时,x=4 cm处质点P的速度沿y轴负方向
(C)质点P在0.6s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为0.32m
(D)质点P在0.4s时刻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长为L的圆管竖直放置,顶端塞有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M=4m,球和管间的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均为4mg.管从下端离地面距离为H处自由落下,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每次落地后向上弹起的速度与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和球的加速度;
(2)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若球没有从管中滑出,则球与管达到相同速度时,管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
(3)管第二次弹起后球不致滑落,L应满足什么条件.
一串小灯笼(五只)彼此用轻绳连接,并悬挂在空中。在稳定水平风力作用下
发生倾斜,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设每个灯笼的质量均
为m。则自上往下第一只灯笼对第二只灯笼的拉力大小为
A. B.
C.
D.8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