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从A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   )

A . 弹簧的最大弹力为μmg B . 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μmgs C .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 D . 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为
如图所示,是月亮女神、嫦娥1号绕月做圆周运行时某时刻的图片,用R1、R2、T1、T2分别表示月亮女神和嫦娥1号的轨道半径及周期,用R表示月亮的半径。此时二者的连线通过月心,轨道半径之比为1∶4。若不考虑月亮女神、嫦娥1号之间的引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图示轨道上,月亮女神的速度小于嫦娥1号 B . 在图示轨道上,嫦娥1号的加速度大小是月亮女神的4倍 C . 在图示轨道上,且从图示位置开始经二者第二次相距最近 D . 若月亮女神从图示轨道上加速,可与嫦娥1号对接
一电中性微粒静止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在某一时刻突然分裂成a、b和c三个微粒,a和b在磁场中做半径相等的匀速圆周运动,环绕方向如图所示,c未在图中标出。仅考虑磁场对带电微粒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带负电荷 B . b带正电荷 C . c带负电荷 D . a和b的动量大小一定相等
如图Q1、Q2等量异种点电荷,MN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C为电场中的三点,则有(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EA>EB = EC , φA>φB = φC B . EA>EB>EC , φA<φB = φC C . EA>EB>EC , φA>φB>φC D . EA<EB = EC , φA>φB = φC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 B .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D . 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 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理想实验法
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就是书所受的重力 B . 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 书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
一单摆在地球表面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与驱动力的频率f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此单摆的固有频率为0.5Hz B . 此单摆的摆长约为2m C . 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减小 D . 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半衰期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半衰期越长,衰变越慢 B . 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C . 阴极射线和β射线都是电子流,它们的产生机理是一样的 D . 重核裂变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质量亏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表面张力有使液面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B . 水结为冰时,水分子的热运动不会消失 C . 温度总是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向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转移 D . 花粉颗粒在水中做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E . 恒温水池中,小气泡由底部缓慢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理想气体内能不变,对外做功,吸收热量

真空室内,一对原来不带电的相同金属极板PQ水平正对固定放置,间距为d.两极板外部右侧有一个半径也为d的圆形区域,其圆心O处于两极板的中心线上,区域内部充满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一束等离子体(含有大量带电量为+q或-q的带电微粒, 正、负电荷的总数相同)从两极板之间水平向右持续射入,射入时的速度大小都为v0,如图所示.不计微粒的重力作用.

  1)若两极板之间的区域充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求极PQ间最后稳定的电压U并指出两板电势的高低.

  2)若两极板之间没有磁场,则微粒保持匀速向右运动直到射人圆形区.现只研究从最下方(图中b点)射人的带正电微粒,结果发现该微粒运动过程恰好经过圆心O已知微粒的质量为m,求圆形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和该微粒在圆形区域内运 动的时间.(不计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中国制造 2025 》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  )

A. 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B .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C .机械手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 .若铁夹水平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a1,线速度为v1,角速度为ω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F2,向心加速度为a2,线速度为v2,角速度为ω2;地球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3,向心加速度为a3,线速度为v3,角速度为ω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v.若三者质量相等,则(  )

AF1=F2F3       Ba1=a2=ga3     Cv1=v2=vv3    Dω1=ω3ω2

 近年许多电视台推出户外有奖冲关的游戏节目,如图(俯视图)是某台设计的冲关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要求挑战者从平台上跳到以O为转轴的快速旋转的水平转盘上,而不落入水中.已知平台到转盘盘面的竖直高度为1.25m,平台边缘到转盘边缘的水平距离和转盘半径均为2m,转盘以12.5r/min的转速匀速转动.转盘边缘间隔均匀地固定有6个相同障碍桩,障碍桩及桩和桩之间的间隔对应的圆心角均相等.若某挑战者在如图所示时刻从平台边缘以水平速度沿AO方向跳离平台,把人视为质点,不计桩的厚度,g10m/s2,则能穿过间隙跳上转盘的最小起跳速度为(  )

A4m/s      B5m/s    C6m/s    D 7m/s

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为L,导轨一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杆.金属杆与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匀强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下.现用与导轨平行的恒定拉力F作用在金属杆上,金属杆最终将做匀速运动.当改变拉力的F大小时,金属杆相对应的匀速运动速度v也会变化,v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

1)金属杆在匀速运动之前做什么运动?

2)若m=0.5kgL=0.5mR=0.5Ω,磁感应强度B为多大?

一水平长绳上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小球振动的固有频率为2 Hz,现在长绳两端分别有一振源PQ同时开始以相同振幅A上下振动了一段时间,某时刻两个振源在长绳上形成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先后间隔一段时间经过弹簧振子所在位置,观察到小球先后出现了两次振动,小球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且振动并不显著,而小球第二次发生了共振现象,则(              )

A.由P振源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处

B.两列波可能形成干涉

C.由Q振源产生的波的波速较接近4 m/s

D.绳上会出现振动位移大小为2A的点

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     )

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如图所示,质量为、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静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为球心,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底部O′处,另一端与质量为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已知地面与半球形容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B.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

C.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      D.半球形容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以(r0)为圆心,半径为 r 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在 y = r 的虚线上方足够大的范围内,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 ,现在有一质子从 O 点沿与 x 轴正方向斜向下成 30o 方向(如图中所示)射入磁场,经过一段时间后由M点(图中没有标出)穿过y轴。已知质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 ,质子的电荷量为 e ,质量为 m ,不计重力 、阻力。

求:(1 质子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2M点的坐标

3)质子由O点运动到M点所用时间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木块A拉到P点,待重物B稳定后由静止释放木块A,木块A最终滑到Q点静止.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实验中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的关系图象.

h(cm)   20.0    30.0    40.0    50.0    60.0

s(cm)   19.5    28.5    39.0    48.0    56.5

(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0 kgM0.50 kg.根据sh图象可计算出木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物体A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力压物体A,使A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所加力F大小和运动距离x之间关系图象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