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小球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轨道AB滑下,从B端水平飞出,撞击到一个与地面呈 的斜面上,撞击点为 已知斜面上端与曲面末端B相连,A、B间的高度差为h,B、C间的高度差为H,不计空气阻力,则h与H的比值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宽度为d=1 m、长为L=4 m的光滑倾斜导轨,导轨C1D1、C2D2顶端接有定值电阻R0=15 Ω,倾斜导轨置于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5 T,C1A1、C2A2是长为s=4.5 m的粗糙水平轨道,A1B1、A2B2是半径为R=0.5 m处于竖直平面内的 光滑圆环(其中B1、B2为弹性挡板),整个轨道对称.在导轨顶端垂直于导轨放一根质量为m=2 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MN,当开关S闭合时,金属棒从倾斜轨道顶端静止释放,已知金属棒到达倾斜轨道底端前已达到最大速度,当金属棒刚滑到倾斜导轨底端时断开开关S,(不考虑金属棒MN经过C1、C2处和棒与B1、B2处弹性挡板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整个运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保持水平,水平导轨与金属棒MN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g=10 m/s2)。求:

  1. (1) 开关闭合时金属棒滑到倾斜轨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 (2) 金属棒MN在倾斜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电阻R0上产生的热量Q;
  3. (3) 已知金属棒会多次经过圆环最低点A1A2 , 求金属棒经过圆环最低点A1A2时对轨道压力的最小值。
如图所示,在某次发射卫星过程中,卫星由近地圆形轨道进入椭圆轨道,图中O点为地心,地球半径为R,A点是近地轨道和椭圆轨道的切点,远地点B离地面高度为6R,设卫星在近地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由近地圆形轨道的A点进入椭圆轨道需要使卫星减速 B . 卫星在椭圆轨道上通过A点时的速度大于通过B点时的速度 C . 卫星在椭圆轨道上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是通过B点时加速度的6倍 D . 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由A点经4T的时间刚好能到达B点
光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制成的一种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变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其中R是光敏电阻,R0为定值电阻,电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当照射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增加时(   )

A . 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B . 光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 C . 灯泡L变亮 D .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卫星的种类可以分为近地卫星,同步卫星,极地卫星等,关于这些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近地卫星的周期最大 B . 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的线速度 C . 近地卫星的加速度等于赤道上物体的加速度 D . 极地卫星轨道圆心不在地球的球心上
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线悬挂在 O 点,在 O 点正下方 处有一光滑的钉子 O′,把小球拉到与 O′在同一竖直面内的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摆过程中摆线将被钉子拦住,如图所示,当球第一次通过最低点 P 时(   )  

A . 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减小 B . 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减小 C . 摆线上的张力突然增大 D .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减小
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粗糙,用水平力F拉B,使A、B一起沿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A、B一起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对A的摩擦力对A做正功 B . B对A的摩擦力对A做负功 C . A对B的摩擦力对B做正功 D . A对B的摩擦力对B做负功
某质点在xoy平面上运动,其沿x轴和y轴上的分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均可用图表示(两分运动图像坐标轴的分度可能不同)。则(   )

A . 此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 B . 此质点一定做曲线运动 C . 此质点的轨迹不可能是圆周 D . 此质点的轨迹可能与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相同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的物体竖直向下轻轻地放置在木板上的右端,已知物体m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保持木板的速度不变,从物体m放到木板上到它相对木板静止的过程中,须对木板施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那么力F对木板做功的数值为(   )

A . mv2 B . mv2 C . mv2 D . 2mv2
光电子飞出金属表面的动能大小取决于(   )
A . 入射光的频率 B . 入射光的强度 C . 金属板的表面积 D . 入射光与金属板之间的夹角

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 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10m/s ,在这 1s 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体的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 4m/s

B .该物体的速度变化的方向可能与原速度方向相反

C .该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与原速度方向相反

D .该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10m/s 2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距L,左端与一电阻R相连;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置于导轨上,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沿导轨以速率v匀速向右滑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已知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求:

(1)电阻R消耗的功率;(2)水平外力的大小.

如图,一带电荷量q=+0.05C、质量M=lkg的绝缘平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板上靠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质量m=lkg的不带电小物块,平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距平板左端L=0.8m处有一固定弹性挡板,挡板与平板等高,平板撞上挡板后会原速率反弹.整个空间存在电场强度E=100N/C的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现将物块与平板一起由静止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平板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整个过程中物块未离开平板.求:

1)平板第二次与挡板即将碰撞时的速率;

2)平板的最小长度;

3)从释放平板到两者最终停止运动,挡板对平板的总冲量.

如图10所示,在x轴上坐标为+1m的点上固定一个电量为+4Q的点电荷,坐标原点O处固定一电量为一Q的点电荷.

1)在x=3m处的电场强度是多少?

2)在x坐标轴上哪个位置的电场强度为0

 


某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不正确的是(  )

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该交流电的有效值为14.14A

C.该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为i=20sin0.02tA

D.该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

一简谐横波以4 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215所示,则________

215

A.波的周期为1 s

B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

Cx0处的质点在t s时速度为0

Dx0处的质点在t s时速度值最大

两根不同金属导体制成的长度相等、横截面积相同的圆柱形杆,串联后接在某一直流电源两端,如图所示。已知杆a的质量小于杆b的质量,杆a金属的摩尔质量小于杆b金属的摩尔质量,杆a的电阻大于杆b的电阻,假设每种金属的每个原子都提供相同数目的自由电子(载流子)。当电流达到稳恒时,若a b内存在电场,则该电场可视为均匀电场。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两杆内的电场强度都不等于零,且a内的场强大于b内的场强

B.两杆内的电场强度都等于零

C.两杆内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度一定相等

Da内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b内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度

如图所示,半径R=2.5m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在B点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m=0.50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A点。一瞬时冲量使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开始运动, B点进入圆轨道,沿圆轨道运动到最高点C,并从C点水平飞出,落在水平面上的D点。经测量,DB间的距离s1=10mAB间的距离s2=25m,滑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µ=0.20,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滑块刚进入圆轨道时,在B点轨道对滑块的弹力;

2)滑块在A点受到的瞬时冲量大小。

   

如图甲所示,在边界MN左侧存在斜方向的匀强电场E1,在MN的右侧有竖直向上、场强大小为E2=0.4N/C的匀强电场,还有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B(图甲中未画出)和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3(图甲中未画出),BE3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P1P2为距MN边界2.28m的竖直墙壁,现有一带正电微粒质量为4×10-7kg,电量为1×10-5C,从左侧电场中距MN边界mA处无初速释放后,沿直线以1m/s速度垂直MN边界进入右侧场区,设进入右侧场时刻t=0 g =10m/s2.求:

1MN左侧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1的大小及方向。(sin37º=0.6);

2)带电微粒在MN右侧场区中运动了1.5s时的速度的大小及方向;

3)带电微粒在MN右侧场区中运动多长时间与墙壁碰撞?(≈0.19


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直径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则可知(  )

A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23

B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

C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

D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