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某同学从电子市场买了一块手机电池,该同学通过实验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除了开关和若干导线以外,还有如下器材可供选择:

A.电流表A(0.6A,rA=2.0Ω)

B.电压表V(5V,rV≈1000Ω)

C.滑动变阻器R1(0~20Ω,1A)

D.滑动变阻器R2(0~1000Ω,200mA)

  1. (1) 为了使测量结果尽可能准确,请根据现有器材在方框中设计电路图(画在答题卡上),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填写前面的字母序号).
  2. (2) 根据实验中记录的电压表的示数U与电流表的示数I的值,经描点、连线得到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数据,该电池的电动势与内电阻分别为E=V,r=Ω,按照此实验方法请分析内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大小关系,即rr(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图甲所示是调压变压器的原理图,线圈AB绕在一个圆形的铁芯上,总匝数为1000匝,AB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移动滑动触头P的位置,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在输出端连接了滑动变阻器R和理想交流电流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为Q.已知开始时滑动触头位于变阻器的最下端,且BP间线圈匝数刚好是500匝,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等于72欧姆,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开始时,流过R的交流电频率为25Hz B . 0.01s时,电流表示数为0 C . 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下移动时,R消耗的功率变小 D . 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少许,R消耗的功率变大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绝缘杆足够长,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穿在杆上,可沿杆滑动,且二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空间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小球由静止释放后沿杆下滑,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B . C . D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

B、电流表,量程3mA C、电流表,量程

D、电压表,量程3V E、电压表,量程

F、滑动变阻器,

G、滑动变阻器

H、开关、导线若干

图片_x0020_100026

  1. (1) 实验中电流表选用 ,电压表选用 ,滑动变阻器选用 填器材前面字母序号
  2. (2) 一位同学测得的6组数据如表所示,试根据数据作出 图线.
  3. (3) 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 V,电池的内电 保留2位小数

    组别

    1

    2

    3

    4

    5

    6

    电流

    电压

关于电场线,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B . 电场线与电荷运动的轨迹是一致的 C . 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场强方向 D . 沿电场线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大
物体以25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经过s。到达最高点,它在第三秒内的位移为m。(g取10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研究100米冠军苏炳添最后冲线的动作时,可以把苏炳添看作质点 B .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 C . 小明绕学校足球场一圈,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 D . 时刻就是非常非常短的时间间隔

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秒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秒时,离地高度是(   )(g=10m/s2

A5         B10          C15           D18

摩托车先由静止开始以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之后以最大行驶速度25m/s做匀速运动,追赶前方以15m/s 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卡车.已知摩托车开始运动时与卡车的距离为1000m,则:

1)追上卡车前两车相隔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摩托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能追上卡车?

有一玻璃球冠,右侧面镀银,光源S就在其对称轴上,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射到球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经球面反射后恰能竖直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光折入玻璃球冠内,经右侧镀银面第一次反射恰能沿原路返回.若球面半径为R,玻璃折射率为,求光源S与球冠顶点M之间的距离SM为多大?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位移为6m时立即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若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10m,全程所用的时间为5s,求:

1)物体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2)物体在减速阶段加速度大小;(3)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

如图6所示,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匀速转动,物体相对圆筒静止,则(  )

A.物体受到重力、筒壁的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摩擦力提供物体随圆筒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C.若圆筒转速增大,筒壁对物体的弹力增大

D.若圆筒转速增大,筒壁对物体的摩擦力增大

6

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两个带电量分别为q2q的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两球,则两球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对两球组成的系统(  

A.合外力逐渐增大             B.总动量逐渐增大

C.机械能逐渐增大             D.电势能逐渐增大

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射出α粒子()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以mq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

1)放射性原子核用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表示,写出该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α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求圆周运动的周期和环形电流大小。

3)设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为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新核的质量为M,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Δm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AB两点间的距离为d,线段AB与电场线的夹角为θ,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AEd         B.-Edcosθ  

 C.          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托马斯·杨通过光的单缝衍射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B.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

C.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D.某种玻璃的折射率为2.0,则其临界角为60°

AB为两个相同的固定在地面上的汽缸,内部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气体,且温度相同,CD为两重物,质量mC>mD,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并保持平衡。现使AB的温度都升高10 ,不计活塞及滑轮系统的质量和摩擦,则系统重新平衡后(  )

A. C下降的高度比D下降的高度大

B. C下降的高度比D下降的高度小

C. CD下降的高度一样大

D. AB汽缸内气体的最终压强与初始压强不相同

我国首颗由东中校友潘建伟主导的量子卫星于2016816140分成功发射。量子卫星成功运行后,我国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如图所示,量子卫星最后定轨在离地面5×102km的预定圆周轨道,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3km,同步卫星距地面约3.6×104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子卫星的发射速度可能为7.8km/s

B量子卫星的环绕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

C量子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D量子卫星绕地球的周期小于同步卫星绕地球的周期

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现准备了下列器材:

待测干电池E(电动势约1.5V,内阻约为1.0Ω

电流表G(满偏电流3.0mA,内阻为10Ω

电流表A(量程00.60A,内阻约为0.10Ω

滑动变阻器R1020Ω2A

滑动变阻器R201000Ω1A

定值电阻R3=990Ω

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能尽量准确地进行测量,也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R1(填仪器字母代号);

2)请在图甲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注明器材的字母代号;

3)图乙所示为某同学根据正确的电路图做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由该图线可求出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Ω

质量为2㎏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g10 m/s2)

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2s末的速度大小;

3)物体2s内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