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从距地面高 h 处水平抛出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刚好等于 h ,不计空气阻力,则抛出小球的速度的大小为(   )
A . B . C . D .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 (1) 用最小刻度为1 mm的刻度尺测摆长,测量情况如图乙所示。O为悬挂点,从图中可知单摆的摆长为
  2. (2) 若用表示摆长,T表示周期,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3. (3) 考虑到单摆振动时空气浮力的影响后,学生甲说:“因为空气浮力与摆球重力方向相反,它对球的作用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变小,因此振动周期变大。”学生乙说:“浮力对摆球的影响好像用一个轻一些的摆球做实验,因此振动周期不变。”这两个学生中____。
    A . 甲说得对 B . 乙说得对 C . 都说得不对
如图所示,结构相同的绝热汽缸A与导热汽缸B均固定于地面,由水平刚性细杆连接的绝热活塞a、b横截面积相同,与两汽缸间均无摩擦。两汽缸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静止,活塞与各自汽缸底部距离均相等,B汽缸中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A汽缸中气体温度 ,设环境温度始终不变。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A汽缸中的气体,停止加热时活塞b到底部的距离为最初的

  1. (1) 求此时B汽缸中气体的压强;
  2. (2) 求此时A汽缸中气体的温度。
a、b两束可见单色光,分别沿半径方向射向圆柱形的玻璃砖,其出射光线都是由圆心O沿OP方向射出,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46

A . a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较大 B . b光在玻璃中的波长较a光长 C . 一束a光与一束b光能发生干涉 D . 同样的入射角下,b光的偏折角大
如图所示,用一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金属材料K的逸出功为 ,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灵敏电流计的示数恰好为零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该单色光的波长为(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板长为L,板的B端静止放有质量为m的小物块,物体与板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板水平,将木板逆时针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α的过程中,小物块始终保持与板相对静止,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

图片_x0020_1566831362

A . 小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减小 B . 小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C . 木板对物块做功mgLcosα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如图1,A、B是电场中的一条直线形的电场线,若将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从A由静止释放,它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A向B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2所示.比较A、B两点的电势和场强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φA<φB , EA<EB B . φA>φB , EA>EB   C . φA<φB , EA>EB D . φA>φB , EA<EB
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振动的振幅不相等 B . 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的周期越大 C .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D .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则这个物体(   )
A . 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B . 速度一定不断变化 C . 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在不断变化 D . 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 ,其中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和末速,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 . 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大 C . 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D . 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c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

A . 路面外侧低内侧高 B . 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c的值变小 C . 车速只要低于vc , 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D . 车速虽然高于vc , 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
一个小球在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已知其第 内运动的位移为 ,在达到底端前的 内运动的位移为 。求:
  1. (1)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2. (2) 小球到达底端时的速度;
  3. (3) 整个斜面的长度。
如图所示,河的宽度为L,河水流速为u,甲、乙两船均以静水中的速度v同时渡河.出发时两船 相距2L,甲、乙船头均与岸边成60°角,且乙船恰好能直达正对岸的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船正好也在A点靠岸 B . 甲船在A点左侧靠岸 C . 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相等 D . 甲乙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
质量为m的小球A,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 ,那么小球B的速度可能是(   )
A . v0 B . v0 C . v0 D . v0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亚里士多德        B.爱因斯坦       C.牛顿      D.伽利略

 质谱仪是测带电粒子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一种仪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同一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同一匀强磁场做圆周运动,然后利用相关规律计算出带电粒子的质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虚线为某粒子的运动轨迹,由图可知(    )

A. 此粒子带负电

B. 下极板比上极板电势高

C. 若只增大加速电压,则半径变大

D. 若只增大入射粒子的质量,则半径变小

下图中的四个图象是一定质量的气体,按不同的方法由状态a变到状态b,则反映气体变化过程中从外界吸热的是                           (          )

 

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下列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牛顿提出光是一种高速粒子流,并能解释一切光的现象                              

B惠更斯认为光是机械波,并能解释一切光的现象

C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D为了说明光的本性,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是等效原理,其等效性是指(                     

    A  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B  使两次橡皮筋与细绳套的结点都与某点O重合

    C  使两次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

    D  使弹簧秤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

                                                                                                                              

关于机械波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有关
B. 电磁波可以发生衍射现象和偏振现象
C. 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速度越大
D. 紫外线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红外线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E. 机械波不但能传递能量,而且能传递信息,其传播方向就是能量或信息传递的方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