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力学”和“天上力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另外,还应用到了其它的规律和结论,其中有(   )

A . 牛顿第二定律 B . 牛顿第三定律 C . 开普勒的研究成果 D .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数
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F.若保持它们各自所带的电荷量不变,而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则这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将变为(   )
A . F B . 2 F C . 4 F D . 8 F
在真空中,电量为q1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一个点P,P点与q1的距离为r,把一个电量为q2的检验电荷放在P点,它受的静电力为F,则q1在P点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
A . B . C . D .
关于半衰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B . 铋212的半衰期为1小时,20个铋212原子核经过2小时后还剩5个 C .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外界的物理条件和化学状态无关 D . 经过两个半衰期,所有辐射都将消失
如图,粗糙圆弧AB和粗糙半圆弧BC组成的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C两端点等高,直径BC竖直,AB弧的半径为2R,BC弧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正上方与A相距R的P点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恰好沿过A的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并沿轨道运动,小球刚好可以沿轨道到达C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 (1) 求小球克服轨道摩擦力做的功。
  2. (2) 让小球从A点正上方处下落,认为小球经过轨道时克服阻力做的功与(1)中相同,求小球撞到AB弧上的位置。
关于电磁场、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B . 红外线测温仪根据人体发射的红外线强弱判断体温的高低 C . 观察者接近频率恒定的波源时,接收到波的频率比波源的频率小 D . 黑体会吸收任何射向它的电磁波,而不向外辐射电磁波
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如图所示,若稍稍增大推力,物体仍保持静止,则 (   )

A . 物体所受合力不变 B . 物体所受斜面支持力可能不变 C . 物体对斜面摩擦力一定增大 D . 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如图所示,100匝的线框abcd在图示磁场(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其电动势的瞬时值为e=100cos100πtV,那么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当从图示位置转过60°角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此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

如图所示,倾角37°的传送带以速度v0=1m/s顺时针匀速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以平行于传送带向下的初速度v滑上传送带顶端,经过一段时间从传送带上滑落。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0.8,滑块的质量m=1kg,传送带转轴两中心相距为L=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图片_x0020_100018

  1. (1) 若v=3m/s,求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做的功;
  2. (2) 若v=1m/s,求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带正电荷,N带负电荷 B . M在b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点的动能 C . N在d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 D . 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如图,在竖直面内建立坐标系 , 第一、四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平行板如图放置,两板间距为 , 板长均为板带正电,右端位于y轴上的点,板在负半轴上且带负电,右端位于坐标轴点,板正中间有一小孔 , 一质量为m,电量为的带电粒子从板左边沿向轴正方向以速度水平射入平行板间,穿过小孔、经第三、第四、第一象限,再次进入平行板内。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 (1) 粒子从轴上进入第四象限的速度大小;
  2. (2) 第一、四象限内磁感应强度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3. (3) 现将第四象限内磁感应强度大小改为 , 方向不变,将第一象限内磁场撤除,同时在第一象限内加上平行纸面的匀强电场。仍将粒子从板左边沿向轴正方向以向右水平射入平行板间,最终粒子垂直于轴从点再次进入平行板内,求匀强电场的大小和方向(方向用与轴夹角的正切表示)。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恒力F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则水平力F所做的功为(   )

A . mglcosθ B . Flsinθ C . mgl(1﹣cosθ) D . Fl(1﹣cosθ)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质量均为m=0.8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块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

  1. (1) 物块B所受拉力F的大小;

  2. (2) 8s末物块A、B之间的距离x.

如图甲所示,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同学用相同频率的单色光分别照射阴极材料为锌和铜的两个不同的光电管,结果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图乙为其中一个光电管的遏止电压Uc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关系图象.对于这两个光电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841658456

A . 因为材料不同,逸出功不同,所以遏止电压Uc不同 B .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 C . 因为光强不确定,所以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可能相同,饱和光电流也可能相同 D . 两个光电管的Uc-ν图象的斜率可能不同
一条笔直的河流,两岸平行,各处的宽度均为200m,各处水流速度均为3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则(   )

A . 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40s B . 当小船用最短航程渡河时,耗时为50s C . 小船渡河的最短航程不可能为200m D . 河水流速变化,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将会变化
将面积是0.5m2的导线环放在匀强磁场中,环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已知穿过这个导线环的磁通量是4.0×10﹣2Wb,则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
A . 2.0×10﹣2T B . 4.0×10﹣2T C . 8.0×10﹣2T D . 1.0×10﹣2T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一质量为2m的小车在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下滑,在小车下滑的过程中,小车支架上连接着小球(质量为m)的轻绳恰好水平。则外力F的大小为(  )

A . 4.5mg B . 2mg C . 2mg D . 0.5mg

如图甲所示,质量M=0.2kg的平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0.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叠放在平板上方某处,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平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在01.5s内该拉力F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1.5s末撤去拉力.已知物块未从平板上掉下,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求:

101s内物块和平板的加速度大小a1a2

21s末物块和平板的速度大小v1v2以及1.5s末物块和平板的速度大小

3)平板的最短长度L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  )                                                                                                       

Av0tat2    Bv0t     C.     D.at2                                                

下列关于放射性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B.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α粒子的总质量等于原来的原子核的质量

C.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生成核的质量数比原来的原子核的质量数多1

D.单质的铀238与化合物中的铀238的半衰期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