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一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向上运动,该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 随上升高度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图像中 点处的切线斜率最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处物体所受的拉力最大 B . 处物体的动能最大 C . 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为零 D . 过程中拉力始终做正功
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U,电流为 I,线圈内阻为 R,当它工作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B .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IU﹣I2R C . 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IU D . 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IU=I2R=
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点电荷所形成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电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点进入电场,其运动轨迹为图中实线所示,若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下列关于带电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25731525

A . 带正电 B . 粒子在a点加速度小于在c点加速度 C . 速度先变大后变小,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 . 经过b点和d点时的速度相同

2015年12月,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赛在我国国家体育场举行.如图所示,比赛场地由出发区AB、助滑坡BC、第一过渡区CD、跳台DE、第二过渡区EF、着陆坡FG和终点区GH组成,第一过渡区的最低点和终点区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出发区距地面的高度hB=8.4m,跳台最高点E和着陆坡最高点F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0=4.0m,着陆坡坡度为θ=37°.运动员从助滑坡顶端B由静止滑下,离开跳台在空中完成预定动作后到达F点正上方,此时速度v=4.0m/s,方向水平.若第一过渡区是半径R=42m的圆弧滑道,运动员连同滑雪板的总质量m=100k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不计滑道和空气的阻力.求:

  1. (1) 运动员到达第一过渡区CD的最低点时受到的支持力FN

  2. (2) 运动员到达F点正上方时离地面的高度h;

  3. (3) 运动员落到着陆坡时的速度大小v1

如图,质量均为1kg的物体AB通过一劲度系数为100N/m的轻弹簧相连,开始时B放在地面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通过细绳将A向上拉起,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A上升距离为L , 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g取10N/Kg,则(  )

A . L=0.1m B . L=0.2m C . L=0.3m  D . L=0.4m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些相同的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之后,对斜面上运动的小球摄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AB=8 cm,CD=18 cm。试求:

图片_x0020_100013

  1. (1)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2. (2) B、C两球间的距离;
  3. (3) 拍摄时B球的速度;
  4. (4) A球上面正在运动着的小球共有多少个?
若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700585555

A . 每次实验必须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值 B . 每次实验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 . 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D . 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可能是木板倾角太大
如图所示,金属棒MN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绝缘细线水平悬挂,处于垂直纸面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有由M到N的恒定电流,细线中拉力不为零,两细线竖直. 保持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变,方向缓慢地转过90°变为竖直向下,在这个过程中(   )

A . 细线向纸面内偏转,其中的拉力一直增大 B . 细线向纸面外偏转,其中的拉力一直增大 C . 细线向纸面内偏转,其中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D . 细线向纸面外偏转,其中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在LC振荡电路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容器放电完毕的瞬间,回路中 电流最强,电场的能量达到最大 B . 电感线圈电感量增大,则充电和放电过程变慢 C . 电容器充电完毕的瞬间,回路中电流最强,磁场的能量达到最大 D . 每一周期内,电容器完成一次充、放电过程
如图所示,小球(可视为质点)带电荷量为q=+1×10-2C,质量为m=2×10-2kg,倾角为 的足够长绝缘斜面上。斜面bc部分光滑,其他部分粗糙,且小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bc段有一平行斜面向上的有界匀强电场。现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速度恰好为0。已知ab的长度为L=4cm,bc的长度为 ,sin =0.6,cos =0.8,g取10m/s2。求:

图片_x0020_100014

  1. (1) 匀强电场的场强E的大小;
  2. (2) 小球从a点到c点的时间
  3. (3) 小球第一次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高点到b点的距离。
下列四幅图是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装置图,科学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实验装置是(  )
A . 图片_x0020_1220879684 B . 图片_x0020_1662611299 C . 图片_x0020_1068824423 D . 图片_x0020_1539714719
增透膜是一种表面镀层,它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减少反射光来增加光在表面的透过率某同学的眼镜片镀有一层材料为氟化镁的增透膜,反射光呈现蓝紫色,已知绿光的频率为5.45×1014Hz,在真空中的波速为3×108m/s,氟化镁对绿光的折射率为1.38,为增加绿光的透过率,该增透膜的最小厚度约为(   )
A . 100nm B . 200nm C . 300nm D . 400nm

如图,某游乐园的水滑梯是由6段圆心角为30°的相同圆弧相连而成,圆弧半径为3m,切点ABC的切线均为水平,水面恰与圆心O6等高,若质量为50kg的游客从起始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后,恰在C点抛出落向水面(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游客在C点的速度大小;

2)游客落水点与O6的距离;

3)游客从下滑到抛出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A 2mB,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球动量为6kg·m/sB球动量为-4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动量增量为-8kg·m/s,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1       B.  12     C.  13     D.  14

空中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q1q2,分别固定于AB两点,DCAB连线的中垂线,CAB两点连线的中点,将一正电荷q3C点沿着中垂线移至无穷远处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电势能逐渐减小 

B.电势能逐渐增大

Cq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减小       

Dq3受到的电场力逐渐增大

如图,质量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拉至B处。(已知。取)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Ks5u

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 为,自行车为s=6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

B、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

C、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

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

物体在万有引力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引力势能.若取两物体相距无穷远时的引力势能为零,则一个质量为m0的质点到质量为M0的引力源中心的距离为r0时,其万有引力势能为EP=-(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一颗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沿轨道半径为r1的圆形轨道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要使此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为r2,则卫星上的发动机所消耗的最小能量为:(假设卫星的质量始终不变,不计一切阻力及其它星体的影响)

AE()                BEGMm()  

CE()                DE()

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是由居里夫人发现的  

    B射线一般伴随着射线产生,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C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从而放出电子的过程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氡原子核

据报道:我国一家厂商制作了一种特殊的手机,在电池能能耗尽时,摇晃手机如图所示,即可产生电能维持通话,摇晃手机的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如果将该手机摇晃一次,相当于将100g的重物举高20cm,若每秒摇两次,则摇晃手机的平均功率为(g=10m/s2)(  )

 

A

0.04W

B

0.4W

C

4W

D

4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