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知识点题库

如图,在一个18米高的楼顶上有一信号塔DC,李明同学为了测量信号塔的高度,在地面的A处测的信号塔下端D的仰角为30°,然后他正对塔的方向前进了18米到达地面的B处,又测得信号塔顶端C的仰角为60°,CD⊥AB与点E,E、B、A在一条直线上.请你帮李明同学计算出信号塔CD的高度(结果保留整数,≈1.7,≈1.4 ).

如图,一枚运载火箭从地面O处发射,当火箭到达A点时,从地面C处的雷达站测得AC的距离是6km,仰角是43°,1s后,火箭到达B点,此时测得仰角为45.5°,这枚火箭从点A到点B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01)

这次数学实践课上,同学进行大树CD高度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图,在点A处测得直立于地面的大树顶端C的仰角为37°,然后沿在同一剖面的斜坡AB行走5 米至坡顶B处,然后再沿水平方向行走6米至大树脚底点D处,斜面AB的坡度i=1:2(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即tanα值(α为斜坡与水平面夹角),那么大树CD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37°≈0.6,cos37°≈0.8,tan37°≈0.75)(   )

A . 7米 B . 7.2米 C . 9.7米 D . 15.5米

如图,在两建筑物之间有一旗杆,高15米,从A点经过旗杆顶点恰好看到矮建筑物的墙角C点,且俯角α为60°,又从A点测得D点的俯角β为30°,若旗杆底点G为BC的中点,则矮建筑物的高CD为(   )

A . 20米 B . 10 C . 15 D . 5
如图,某大楼的顶部有一块广告牌CD,小李在山坡的坡脚A处测得广告牌底部D的仰角为60°.沿坡面AB向上走到B处测得广告牌顶部C的仰角为45°,已知sin∠BAH= ,AB=10米,AE=15米.


  1. (1) 求点B距水平面AE的高度BH;
  2. (2) 求广告牌CD的高度.
如图,某翼装飞行员从离水平地面高AC=500m的A处出发,沿着俯角为15°的方向,直线滑行1600米到达D点,然后打开降落伞以75°的俯角降落到地面上的B点.求他飞行的水平距离BC(结果精确到1m).

如图,小明到青城山游玩,乘坐缆车,当登山缆车的吊箱经过点A到达点B时,它经过了200 m,缆车行驶的路线与水平夹角∠α=16°,当缆车继续由点B到达点D时,它又走过了200 m,缆车由点B到点D的行驶路线与水平夹角∠β=42°,求缆车从点A到点D垂直上升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16°≈0.27,cos16°≈0.77,sin42°≈0.66,cos42°≈0.74)

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量与地面垂直的旗杆BD的高度,他们先在A处测得旗杆顶端点D的仰角为45°,再沿着BA的方向前进10米至C处,测得旗杆顶端点D的仰角为30°.求该旗杆BD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如图,小明站在某广场一看台C处,测得广场中心F的俯角为21°,若小明身高CD=1.7米,BC=1.9米,BC平行于地面FA , 台阶AB的坡度为i=3:4,坡长AB=10.5米,则看台底端A点距离广场中心F点的距离约为(   )米.(参考数据:sin21°≈0.36,cos21°≈0.93,tan21°≈0.38)

A . 8.9 B . 9.7 C . 10.8 D . 11.9
如图,在电线杆CD上的C处引拉线CE、CF固定电线杆,拉线CE和地面所成的角∠CED=60°,在离电线杆9m的B处安置高为1.5m的测角仪AB,在A处测得电线杆上C处的仰角为30°,求拉线CE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图片_x0020_1567769753 图片_x0020_2033291526

金桥学校“科技体艺节”期间,八年级数学活动小组的任务是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他们在旗杆正前方台阶上的点C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45°,朝着旗杆的方向走到台阶下的点F处,测得旗杆顶端 图片_x0020_174060780 的仰角为60°.已知升旗台的高度BE为1米,点 图片_x0020_2065882201 距地面的高度CD为3米,台阶CF的坡角为30°,且点E,F,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旗杆AB的高.(计算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图片_x0020_100013

如图,从甲楼顶部A处测得乙楼顶部D处的俯角α为30°,又从A处测得乙楼底部C处的俯角β为60°,已知两楼之间的距离BC为18米,则乙楼CD的高度为米。(结果保留根号)

小明想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公园门前热气球直径的大小,如图,当热气球升到某一位置时,小明在点A处测得热气球底部点C、中部点D的仰角分别为50°和60°,已知点O为热气球中心,EA⊥AB,OB⊥AB,OB⊥OD,点C在OB上,AB=30m,且点E、A、B、O、D在同一平面内,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求热气球的直径约为多少米?(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sin50°≈0.7660,cos50°≈0.6428,tan50°=1.192)

如图,山上有一座高塔,山脚下有一圆柱形建筑物平台,高塔及山的剖面与圆柱形建筑物平台的剖面ABCD在同一平面上,在点A处测得塔顶H的仰角为35°,在点D处测得塔顶H的仰角为45°,又测得圆柱形建筑物的上底面直径AD为6m,高CD为2.8m,则塔顶端H到地面的高度HG为(    )

(参考数据:

图片_x0020_100011

A . 10.8m B . 14m C . 16.8m D . 29.8m
如图,这是某水库大坝截面示意图,张强在水库大坝顶CF上的瞭望台D处,测得水面上的小船A的俯角为40°,若DE=3米,CE=2米,CF平行于水面AB,瞭望台DE垂直于坝顶CF,迎水坡BC的坡度i=4:3,坡长BC=10米,求小船A距坡底B处的长.(结果保留0.1米)(参考数据:sin40°≈0.64,cos40°=0.77,tan40°≈0.84)

图片_x0020_1654846337

下图是某机场监控屏显示两飞机的飞行图象,1号指挥机(看成点 )始终以 的速度在离地面 高的上空匀速向右飞行,2号试飞机(看成点 一直保持在1号机 正下方 , 2号机从原点 处沿 仰角爬升,到 高的 处便立刻转为水平飞行,再过 到达 处开始沿直线 降落,要求 后到达 处.

  1. (1) 求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2号机的爬升速度;
  2. (2) 求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并预计2号机着陆点的坐标;
  3. (3) 通过计算说明两机距离 不超过 的时长是多少.

    (注:(1)及(2)中不必写 的取值范围)

宝轮寺塔——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位于三门峡市陕州风景区,始建于隋唐时期,因能发出“呱呱”的声音而俗称“蛤蟆塔”.当地某校数学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对该塔的高度( )进行测量.因塔底部 无法直接到达,制定了如下的测量方案:先在该塔正前方广场地面 处测得塔尖 的仰角( )为45°,因广场面积有限,无法再向 点的正后方移动,故操控无人机飞到 点正上方10米的 处测得塔尖 的仰角为32°, 四点在同一个平面内,求塔高( )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如图,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A看一栋大楼顶部B的俯角为30°,看这栋大楼底部C的俯角为60°,热气球A的高度为270米,则这栋大楼的高度为米.

某“综合与实践”小组开展了测量运城北站关公铜像高度的实践活动,他们设计了两个测量方案如下表.经过老师与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放弃了方案一,采用了方案二,他们在铜像底部所在的平地上选取两个不同的测点,分别测量了铜像顶端的仰角以及这两个测点之间的距离.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小组在测量仰角的度数以及两个测点之间的距离时,都分别测量了两次并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填入表格,测量数据如下表.

课题

测量公关铜像的高度

成员

组长:×××,组员:×××,×××,×××

工具

侧倾器,皮尺等

设计方案

方案一

测量示

意图

说明:线段表示铜像,线段表示侧倾器,的高度为米,点上,点在同一平面内.需要测量的数据有的距离,倾斜角的距离,倾斜角的度数.

方案二

测量示

意图

说明:线段表示铜像,线段表示侧倾器,的高度为米,点上,点在同一平面内.需要测量的数据有的距离,倾斜角的度数.

实施方案

方案二的

测量数据

的平均值

的平均值

的平均值

  1. (1) “综合与实践”小组为什么放弃方案一,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2. (2) 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数据计算公关铜像的高度.

    (参考数据:

张明是某社区管理员,他在一楼房前点A处垂直升空一无人机巡查小区,当无人机升高到离地面100米的点D处时,以5米每秒的速度沿方向飞行,已知点A观察楼顶C的仰角是 , 问自D点飞行多少秒时无人机刚好离开张明的视线?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