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S1 , 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若再闭合开关S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B .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 .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 .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如图所示,有一倾斜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导轨间距为 L=0.5 m,在导轨的中间矩形区域内存在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一质量m=0.05 kg、有效电阻r=2 Ω的导体棒从距磁场上边缘d处静止释放,当它进入磁场时刚好匀速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已知d=0.4 m,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R=6 Ω,不计导轨的电阻, 取g=10 m/s2.求:

  1. (1) 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v.
  2. (2) 导体棒通过磁场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R.
  3. (3) 导体棒通过磁场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
目前雷达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多在 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真空中,上述频率范围的电磁波的波长在 之间 B . 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 C . 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容易绕过障碍物,便于远距离传播 D . 测出从发射无线电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的时间,就可以确定障碍物的距离
从离地面500米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m/s2 , 求:

  1. (1) 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 (2) 自下落开始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

  3. (3) 最后1s内的位移.

电池技术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和瓶颈,是电动汽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方向。国内某公司研发的全气候电池,在低温条件下,能实现充电时间缩短到1h内,自加热速率达到7℃/min,-10℃环境下电池总能量最多可释放90%。搭载该型号电池的国产电动汽车作为交通服务用车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了交通保障。已知该型号电动汽车配置的全气候电池总能量是60kW·h,汽车电动机最大功率是160kW,最大车速是180km/h,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受到阻的力f与车速v的关系式可以认为f=kv2 , k为比例系数。求:
  1. (1) 电动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的牵引力和比例系数k;
  2. (2) 电动汽车在电池充满电后,在-10℃的环境下,以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的最大续航里程(汽车电动机驱动汽车行驶的能量占电池释放能量的80%)。
如图所示,长l=1m的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6C,匀强电场的场强E=3.0×103N/C,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sin 37°=0.6,cos 37°=0.8.求:

  1. (1) 小球所受电场力F的大小;
  2. (2) 小球的质量m;
  3. (3) 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v的大小.
如图所示,A,B,C,D为电场中相邻的四个等差等势面,一个电子垂直经过等势面D时,动能为20eV,飞经等势面C时,电势能为-10eV,飞至等势面B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相邻等势面间的距离均为5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200V/m B . C等势面的电势为-10V C . 电子再次飞经等势面D时,动能为10eV D . 该电场方向向下
某实验小组的实验电路如图(a)所示,电压表有一端接线位置待定。

  1. (1) 若电压表待定端(   )

    (A)接a,利用该实验所得的U﹣I关系图线可得到电阻R的阻值

    (B)接b,利用该实验所得的U﹣I关系图线可得到电阻R的阻值

    (C)接a,利用该实验所得的U﹣I关系图线可得到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D)接b,利用该实验所得的U﹣I关系图线可得到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 (2) 将(a)图连接成“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接入电路阻值最大端移向另一端,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1.5V且几乎不变,直到当滑片滑至临近另一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急剧减小,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3. (3) 调整合适的实验器材后,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拟合出U﹣I关系图线如图

    (b)所示,由此得到电源电动势E=V,内阻r=Ω。

  4. (4) 请结合能量守恒定律证明: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内、外电路电压之和
如图所示,BC是一组塔轮,即BC半径不同,但固定在同一转动轴上,其半径之比为RBRC=3:2,A轮的半径大小与C轮相同,它与B轮紧靠在一起,当A轮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时,由于摩擦作用,B轮也随之无滑动地转动起来.abc分别为三轮边缘的三个点,则abc三点在运动过程中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质量为的物体在竖直向上、大小为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取 , 物体上升时的动能为(   )
A . B . C . D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轨迹时,可以将地球看成是质点 B .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 C . 北京地面的重力加速度比上海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略大 D . “千克”、“米”、“秒”、“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在粗糙水平面上固定一半径R=2.0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槽。距圆弧槽最低点右侧x0=2.0m处有一个质量M=1.0kg、长度L=10.0m的薄木板,薄木板与圆弧槽最低点平齐。圆弧槽最低点放置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3.0kg的小物块Q,现让一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以v0=14m/s的水平初速度从右端滑上薄木板。当小物块运动至薄木板左端时,薄木板左端恰好与圆弧槽相撞,同时小物块P与Q碰撞并粘连在一起。已知小物块P与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0,重力加速度g=10m/s2 , 求:

  1. (1) 从P开始运动到与Q发生碰撞所经历的时间t;
  2. (2) 薄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 (3) P、Q碰撞后运动的最大高度H。
某电场的电场线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带电粒子由M点沿图中虚线所示的途径运动通过N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粒子带负电 B . 粒子在N点的加速度大 C . 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 D . 粒子在N点的动能小

2017·哈尔滨市第六中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多选)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t0时刻,以初速度v0从足够长、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t0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3t0时刻物块又返回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从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为3mgt0sinθ

B.物块从t0时刻开始运动到返回底端的过程中动量变化量大小为

C.斜面倾角θ的正弦值为

D.不能求出3t0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A.逸出功与ν有关

B.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当ν<ν0,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E.图线与m轴交点的纵坐标值表示逸出功

如图所示是真空中某一点电荷Q在周闱产生的电场,ab分别是该电场中的两点,其中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与ab连线成120°角;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a,方向与ab连线成150°角,一带负电的检验电荷q在场中由a运动到b,则(  )

A. 点电荷Q是负电荷
B. 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aEb=31
C. ab两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之比EaEb=13
D. ab两点具有的电势能的大小关系为EpaEpb

201283日中国选手董栋在伦敦奥运会夺得男子蹦床金牌,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关于蹦床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下落到刚接触蹦床时,速度最大

B.运动到最低点时,床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对床的作用力

C.从刚接触蹦床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汽车的质量m=2×103kg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求:

(1)汽车所受的恒定阻力;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汽车牵引力多大

(3)经过多长时间汽车功率达到额定值?

(4)2s末汽车的瞬时功率;

将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甲表示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沿固定的光滑半球形容器内壁在竖直平面的AA′之间来回滑动。AA′点与O点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相等且都为θ,均小于,图乙表示滑块对器壁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且图中t=0为滑块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试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包括图中)所给的信息,求:

(1)容器的半径;

(2)小滑块的质量;

(3)滑块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g10 m/s2)

1998年6月18日,国产轿车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研究所进行的整车安全性碰撞试验取得成功,被誉为“中国轿车第一撞”。从此,我国汽车的整车安全性碰撞试验开始与国际接轨。碰撞试验是让汽车在水平面上以48.3km/h的国际标准碰撞速度驶向质量为80t的国际标准碰撞试验台,撞击使汽车的动量一下子变到0,技术人员通过查看载着模拟乘员的传感器的数据以便对汽车安全性能装置进行改进。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若试验汽车的标准碰撞速度增加为原来的1.2倍,则其动量变为原来的2.4倍
B. 在水平路面上运动时汽车受支持力的冲量与重力的冲量相等
C. 因为安全带对座位上的模拟乘员的保护,在碰撞时乘员的速度变为0所用时间约为0.13秒,则安全带对乘员的作用力约等于乘员重力的10倍
D. 为了减轻碰撞时对模拟乘员的伤害程度,轿车前面的发动机舱越坚固越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