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物理

“两弹-星”可以说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助了中国人的威风,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研究“两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的是(   )
A . B . C . D .
有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F1和F2 , 它们合力的大小F随两力夹角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两力的大小为(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8 N 4 N B . 6 N 10 N C . 2 N 10 N D . 7 N 5 N
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一物体在地面以速度为 v 向上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经过 t 时间到最高点,上升高度为 h,则(   )
A . 物体通过前半程和后半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1:( ) B . 物体通过 处的速度为 C . 物体经过 时的速度为 D . 物体经过前 和后 的位移之比为 1:3
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 图片_x0020_33905717 B . 图片_x0020_712194037 C . 图片_x0020_1762187423 D . 图片_x0020_269385437
宿迁市第三届环骆马湖骑行大会于2014年9月21日举行,上午8时30分骑行爱好者们从市人民广场出发,环湖逆时针骑行一圈后沿环湖大道返回至出发地,全程约110 公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8时30分指时间间隔,110公里指位移 B . 8时30分指时刻,110公里指路程 C . 8时30分指时间间隔,110公里指路程 D . 8时30分指时刻,110公里指位移
某一金属在一束绿光的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改用红光照射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B . 若增大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变大 C . 若增大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一定增多 D . 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一定增多

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s末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且最远距离为10m B . 4s末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且最远距离为20m C . 2s末乙追上甲,此时距离出发点20m D . 4s末乙追上甲,此时距离出发点40m
直线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有一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ABA运动到B , 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AB两点的电场强度EAEB和电势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上珠峰,如图所示是火炬手从拉萨攀登到珠峰峰顶的线路示意图,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路程等于位移大小 B . 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 C . 计算登山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A放置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1000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上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缩短为8cm,现用一弹簧秤沿斜面上拉物体,若滑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2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cm时,弹簧秤的读数可能为(   )

A . 4N B . 24N C . 44N D . 54N
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长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m=1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左端,两者均静止。扳动弹簧枪的扳机,一个质量m0=0.5kg的橡胶弹丸以速度v0=18m/s射出后与滑块发生弹性碰撞,最终滑块恰好没有离开木板。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10m/s2 , 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0.1,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求:

  1. (1) 碰撞后橡胶弹丸的速度;
  2. (2) 木板的长度。
如图所示,P,Q是两个电荷量相等的正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OB,用EA、EB、φA、φB分别表示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则(   )

A . EA一定大于EB B . EA可能小于EB C . φA一定等于φB D . φA一定大于φB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连接,置于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两小球A、B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对两个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设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电荷间库仑力的作用且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 B . 系统动能不断增加 C . 当弹簧长度达到最大值时,系统机械能最小 D . 当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弹簧的弹力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大
某物体正在向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m/s²,方向也向东。那么,在任1秒内(   )
A .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小 B .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 .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末速度大2m/s D .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初速度大2m/s

某交流发电装置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交流电动势的最大值和周期分别变为

A100V0.02s            B100V0.02s

C100V0.04s            D100V0.04s

唱卡拉OK用的话筒,内有传感器.其中有一种是动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膜片后面粘接一个轻小的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磁体的磁场中,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传感器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该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膜片振动时,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

D.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气垫导轨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运动时可不计摩擦,现用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B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以下实验步骤:

A.松开手的同时,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计时器结束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t2

B.在AB间水平放入一个轻弹簧(长度忽略不计),用手压住AB使弹簧压缩,放置在气垫导轨上,并让它静止在某个位置;

C.给导轨送气,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D.读出初始时滑块A到挡板C的距离L1和滑块B到挡板D的距离L2

E  

1)将实验步骤E补充完整.

2)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后,正确的顺序是  

3)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如图所示,两个直立的气缸由管道连通。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ab用钢性杆固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地移动。缸内及管中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大气压强不变。现令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升高一点,则系统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时             (        )

A)活塞向下移动一点,缸内气体压强不变

B)活塞向下移动一点,缸内气体压强增大

C)活塞向上移动一点,缸内气体压强减小

D)活塞的位置没有改变,缸内气体压强增大

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某测量小组同学设计出了一种测量方案:如右图所示,两个质量不同小物块A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质量不计)的轻软绳两端,而定滑轮通过一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着,若选定物块A由静止开始下落进行研究,该测量小组测出了测力计的示数A物块的质量B物块的质量、物块A下落的距离以及所用的时间.则:

①由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   

A        B.

  C.         D.

②由选定的物理量得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用上题所选的物理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