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洋务运动 ②太平天国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实业救国思潮
下列两图反映的社会背景的变化是( )
1945年日本投降后,驻日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左) 1987年美国《时代》封面
同日本天皇裕仁(右)会晤的合影
A.日本由二战后的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B.美日及西欧形成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
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
D.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
.(21分)2014年APEC在北京召开,印证了经济全球化的加快。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 华春莹表示,中美两国在APEC框架下一直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今年,APEC反腐败工作组会议将分别于1月和8月在菲律宾举行。“中方将继续与美方保持沟通,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反腐败共识。同时,推动APEC各经济体落实《北京反腐败宣言》,加强在腐败人员遣返、资产返还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我们认为中美双方在现有追逃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开拓各种有效的新途径是非常必要的。为此,中方愿意与美国继续保持沟通。”
---环球网
材料二 从1991年到2000年,被认为是美国新经济的“黄金十年”,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国民经济呈现出全面而稳定的持续增长,高技术发挥了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GDP增速保持在3.5%以上,失业率、通胀等指标处在低位。1996年12月30日的美国《商业周刊》更是以“新经济的胜利”为题,将新经济这一概念抛向世界。
---《美国经济启示录:“新经济”崛起背后的逻辑》
材料三 上个世纪20年代的繁荣虽然造就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首先是美国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农村购买力不足。其次,是美国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此外,国际收支中的潜在危机也加深了美国经济的潜在危机。
---选自盘面是一切信息的反应的博客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是什么促使中方愿意与美国继续保持沟通?(6分)
(2) 依据材料二,概况新经济的特点,分析新经济未来发展趋势。(5分)
(3) 为什么说“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根据材料分析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的表现。(12分)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其原因不包括( )
A.日军在沦陷区的掠夺 B.美国商品的大量涌入
C.战争的破坏 D.官僚资本的不断膨胀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说: “ 举一切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社会之所向往,国家之所祈求,拥护个人之自由权利与幸福而已。思想言论之自由,谋个性之发展也 ” , “ 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 ” 。由此可知,陈独秀
A .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B .要求维护共和政体
C .抨击传统儒家思想 D .秉持天赋人权理念
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士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指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剑新民主主义社会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2019·山东菏泽入学考试)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 )
A.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
B.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
C.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
D.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