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记述 | 出处 |
致远弹药尽,适与倭舰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 | (清)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 |
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 | 浅野正恭 《日清海战史》 |
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舰奋然挺进,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最终舰首先行下沉。 | 1895年出版 《普拉茨塞海军年签》 |
材料一:我看到船(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所见)……像我的大厦般大,其桅高于大厦之塔。他们就像浮于水面上的山。他们到地球每一部分去面临无数的危险。他们载葡萄酒到英国,载蜜到俄国,载番红花、油和亚麻布到亚述、亚美尼亚、波斯和阿拉伯,载木材到埃及和希腊。他们回来时,各种产品满载而归,该产品经此再转送世界各地。
——据彼特拉克(1304~1374年)《热切想看万事》
材料二:1600年的伦敦港(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木版画)
图片说明:16世纪末,伦敦港是世界贸易的中心。此前英国开展了一系列探险活动。佛朗西斯·德雷克甚至攻击了运载香料的葡萄牙大帆船及满载黄金白银从美洲返航的西班牙帆船,并进行第二次环球航行。“商人冒险家”和船主利用发达的大西洋贸易给伦敦港提供了好机会。莫斯科维公司、皇家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弗吉尼亚公司为第一个不列颠殖民帝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
请回答
上海历史的变迁
材料1:图片中的上海历史
材料2:传教士笔下的上海租界
1877年,美国人狄考文在租界的格致书院讲解、演示电的原理,用电引燃爆竹,慕名前往听讲的有五十多人,“观者无不赞美,无不欣悦”。
──熊月之《格致书院与西方传播》
1882年,康有为乡试归途经上海,见“上海之繁盛,益知西人治术之有本”,于是大购西书而归,从此大讲西学。这一次上海之行,成了他学术、思想的一大转折点。
──熊月之《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
问题:
并简要分析上述字母代表的不同时期上海城市建设变迁的原因。
字母 | 原因 |
①呈现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趋势
②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机构越来越完善,对社会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④这种演变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相一致的
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 )
①直播贝多芬演奏英雄交响曲场面 ②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新闻
③访问电影的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 ④放映改编自拜论《唐璜》的电影作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思想解放的任务,解放思想是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
——狄德罗《百科全书》
(1)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倡导的思想有什么不同?简要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2)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对中国社会起了什么影响?
《新青年》的早期作者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发起了全面的攻击,其全盘反传统的倾向至为明显。……钱玄同告诫他的门生顾颉刚:现在治经学的任务不是要延长经学的寿命,而是正要促成经学的死亡,使我们以后没有经学,而把经学的材料,全数变成古代史和古代思想史的材料。所以董仲舒和京房等是系统经学的开创者,而我们乃是经学的结束者。我们要结束二千多年来经学的帐,结清了就此关店。
——《经学的终结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国学论坛)
(3)钱玄同在上述材料中提出了哪些主张?简析这些主张在当时的影响。
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两次大的思想解放,都是在小平同志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第一次“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解放,树立了实践标准的权威……第二次“市场化改革姓社不姓资”的思想解放,树立了生产力标准的权威……当前,我们再次面临新的思想解放的形势。……这就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建设和改革,即经济建设改革.政治建设改革.文化建设改革和社会建设改革。……现在人们更多的关注公平公正地向民众提供公共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国民教育.医疗保险.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司法公正.民主权利.信息对称.贫富差距.环境保护.腐败现象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一个更高境界的思想解放。
——周瑞金:《思想解放 永无穷期》
(4)结合本段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同志主导和推动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哪些深远历史意义?你如何理解材料中提出的“更高境界的思想解放”?
(2019·云南昆明摸底)17世纪英格兰诗人约翰·克利夫兰曾写道,“英格兰是个完美的世界!又拥有了东、西印度!请修改您的地图吧:纽卡斯尔(位于英格兰东北部,是当时英格兰的煤炭出口中心)就是秘鲁”。这反映了当时(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拓展
B.工业革命加速英国扩张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海国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国家应是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塞万提斯在其《堂·吉诃德》一书的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
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此书创作目的根源于
A.骑士文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变革
C.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推动文学革命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对落后阶层的打击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这个新年在佛罗伦萨竟发生了一场要命的瘟疫,人们认为是因为自己多行不义,天主大发雷霆,降罚于世人,所以惩罚自己的身体,用苦修来洗刷罪行。……也有很多人认为只有开怀吃喝,自找快活,尽量满足自己欲望,纵情玩笑,才是对付疫病的灵丹妙方。——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两种对待瘟疫的态度,它们有什么不同? (4分)
(2)据材料一说明第二种生活态度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思想?如何评价这种新思想?(4分)
(3)材料三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2分)
9.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
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利于扩大元朝的统治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