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上海历史的变迁材料1:图片中的上海历史材料2:传教士笔下的上海租界1877年,美国人狄考文在租界的格致书院讲解、演示电的原理,用电引燃爆竹,慕名前往听讲的有五十多人,“观者无不赞美,无不欣悦”。──熊月之《格致书院与西方传播》1882年,康有为乡试归途经上海,见“上海之繁盛,益知西人治术之有本”,于是大购西书而归,从此大讲西学。这一次上海之行,成了他学术、思想的一大转折点。──熊月之《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问题:
(1)
请你在材料1中选取符合“上海:城市建设的变迁”这一主题的史料(填写字母)并简要分析上述字母代表的不同时期上海城市建设变迁的原因。字母原因
(2)
结合材料及已有知识,谈谈你对康有为“上海之繁盛,益知西人治术之有本”的看法。
答案: 【1】B【2】元朝设立上海县【3】E【4】《上海土地章程》建立辟设英租界,英美租界合并,形成公共租界【5】F【6】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开放浦东的战略
康有为对19世纪80年代上海的描述有其符合事实的一面.上海开埠后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80年代建立一大批民族资本工厂;租界设立后,在西方人的管理下,治安良好、环境清洁,出现了公共照明、道路系统;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租界内建立近代学堂,成为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的窗口。但是,康有为看到的是表象,忽视了以工部局为代表的“独立的行政权力”,是脱离中国政府行政管理和法律管辖的殖民政权,对中国主权造成了严重侵害,乃“国中之国”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