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文艺复兴时期,杰出思想家N.马基雅维利发表《君主论》,从功利主义的观点出发,把权力作为国家的核心和法律的基础,奠定了近代政治学的基础,使政治学第一次从伦理学和中世纪神学中分离出来。这主要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 . 存在着世俗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B . 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C . 批判宗教神学,主张思想解放 D . 以反对君主专制主要目标
王觉非主编的《英国近代史》载:“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
A . 阿克莱特 B . 富尔顿 C . 哈格里夫斯 D . 瓦特

关于下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 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B . 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C . 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 D .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是你拉着俺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反映的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
A . 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 B . 推翻列强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 . 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D . 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下图所示的是1858年英国杂志刊发一漫画,作品中肮脏不堪的泰晤土河“老爹”将他的三个“子女”(“白喉”、“淋巴结核”、“霍乱”)献给伦敦美女城。这反映出当时伦敦(    )

A .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B . 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C . 公共卫生条件恶劣 D .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美国的体制对于王朝的法国只不过是好奇的话题,但是对于共和派的法国就应是必修的课题了。”在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中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②总统由民众选举产生

③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④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对该观点判断错误的是(  )
A . 实际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B . 即将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 C . 阐述了“不断革命”的合理性 D . 有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唐太宗为回应吐蕃使者联姻的请求,准备起草诏令,负责此事的是(   )
A . 中书省 B . 尚书省 C . 门下省 D . 政事堂会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大发明之中,造纸术发明的时代最早,并且《后汉书》中有明确的记载,由此后人多认为造纸术是在东汉开始发明的。然而,20 世纪 70、80 年代在新疆、陕西、内蒙古、甘肃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都发现了西汉植物纤维纸片。特别是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片,上面有黑色线条,一些学者学认为它是一张西汉地图的残片。这样,关于东汉造纸就有了新的看法,一般认为东汉时是有人科改进了造纸术,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原料领域,使得纸的产量、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因此被誉为网“造纸技术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纸与造纸术的流传,大大改善了文化传播的条件,尤其是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西方学者评价说:“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为过。”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受纸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据袁行霈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整理

材料二  核武器和导弹试验成功,这两件大事都发生在(20 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当时那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震惊世界的成就,几乎是人们难以想象的事情。它是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技术人员、职工和解放军战士怀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在中央强有力领导下完成的。二十四年后,在一次讲话中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纲》(下册)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东汉出现的“造纸技术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并用一句话说明天水放马滩等地发现残纸文书的学术价值。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二十四年后在科技方面提出的重要论断,并分析这一重要论断提出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体现了(  )

A . 墨家思想 B . 道家思想 C . 法家思想 D . 儒家思想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被孝文帝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是(  )

A.均田制       B.俸禄制      C.三长制       D.迁都洛阳

被称为中国“红色资本家”的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20051026因病在京去世,作为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荣氏家族的先辈们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在最近连续三年的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上,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都始终稳稳地坐在前三甲的位置。荣氏家族这一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飞跃。   

结合所学知识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荣氏家族的著名代表有哪两位?结合其创办的企业部门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2)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行了哪些探索?

3)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了什么创造性的政策?荣毅仁为什么被称为“红色资本家”?

4)分析“荣氏家族迎来了一个新的飞跃”的主要原因。

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过:“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里的“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含义是

A.欧洲大陆的争霸主角由法德变为英德

B.欧洲大陆的争霸主角由法俄变为德俄

C.欧洲的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争霸的主要矛盾

D.一战爆发,战争范围从一洲扩展到三洲

下表是出席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下列关于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既有经济原因,又有政治原因          B.两者的矛盾是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

C.二者之间的斗争促成了梭伦改革        D.梭伦改革消除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29.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 平民的民主   B. 贵族的民主   C. 奴隶主的民主   D. 国民的民主

2所反映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 

A. 以重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C.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D.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

普鲁塔克在《希腊罗马英豪列传》中说到雅典政治时说这个国家有许多对立的党派如同形形色色的地貌:山地的居民倾心于民主政体,平原偏向寡头统治,生活在海滨的人民向往一种混合的政体。他们都在防止另外的党派占优势……”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雅典政治派别众多                  B.地理环境对政治影响巨大

C.雅典的民主政治面临威胁            D.雅典人不团结,导致了国家的衰落

(本题2分)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A.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

B.农民都优先享有产品分配权

C.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

D.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材料 唐代前期已经有一些比较固定设置的使职,如节度使、采访使等。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实质上也具有使职的特点。安史之乱以前,使职的差派就已经很普遍,受安史之乱的影响,使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使职体系才逐渐形成,并最终取代尚书六部成为政务的主要执行者。例如,户部长官不判本司事,只有当他判户部事时,这一差遣官才掌握实权。礼部侍郎不掌贡举,中书舍人知贡举事却成为主考官,而中书舍人的本职即撰拟诏书的工作又可能让尚书郎或者其他官员加知制诰来承担。唐代固定的使职有很多,重要的有翰林学士、户部盐铁度支使三司使和枢密使等。使职体系与尚书六部职权的冲突和调整,实质上反映了行政体制转换的过程。使职体制的出现,不仅适应了职官制度本身变化的需要,也反映了唐庭内部的权力斗争。
——摘编自刘后滨《安史之乱与与唐代政治体制的演进》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使职体系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使职体系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