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胡寄窗(1903—1993),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首任会长。四川天全人。曾创办《经济学报》《经济论评》杂志。胡寄窗所著的三卷本《中国经济思想史》是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讨中国经济思想演变的思想通史,创立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理论新体系。为了回应“欧洲中心论”对中国经济思想的忽视与贬低,胡寄窗先后出版了多部论著,通过对比分析告诉世界:我们的祖先同样构建了卓越的经济思想。他还认为未来的世界经济学更不必以西方为中心,开创了直接向国外弘扬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成就的范例。20世纪80年代后期,胡寄窗敏锐地注意到,中国的经济改革可以批判地借鉴国外经济学的有益部分,于是他的研究重点开始从中国经济思想史转向西方经济学说。纵观胡寄窗的学术生涯,他始终坚持经济学研究“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在“本土”和“国际”的相互融合中,梳理出中国经济思想的演变线索。
——摘编自刘迪《胡寄窗:将中国经济思想史推向世界》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以为天体是种神圣而不腐坏的,和我们有缺陷的世界是不同类的,而今人们却这样把天体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并且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牛顿革命”。
——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二: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孟德斯鸠研究“法”的精神,其主旨也是希图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因而在起正面作用的同时往往也会造成种种负面后果。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阅读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统计表(单位:亿元)
1952年 | 1956年 | 1957年 | |
工业总产值 | 343.3 | 703.6 | 783.9 |
农业总产值 | 483.9 | 583.9 | 604.0 |
工农业总产值 | 827.2 | 1287.5 | 1387.9 |
对上表数据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B.当时工业发展比农业发展快
C.“一五”计划成就突出 D.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4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研究活动—— 收集与整理
(1)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发展史,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相关知识?(3分)
(2)观察图示中有三处空白,请将其填充完整。(3分)
“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这
一主张来自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共和制 B.联邦制 C.代议制 D.三权分立
(2020·山东省高三二模)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这说明
A.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B.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
C.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D.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以后,在世界的另一地区也发生了革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曾这样评价说:“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材料中“新的类型的新国家”指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美国 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法国
C.将启蒙思想家主张变为现实的法国 D.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德国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语词,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1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
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们思想观念转变
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 “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
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 “最长,仁孝宽厚,太后
家薄氏谨良 ”,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有学者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
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
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 ”黄宗羲的真实意图在于
A.阐明唐灭亡的真实原因 B.设方镇减少封建郡县的弊端
C.为清朝统治者献计献策 D.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
12.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罗斯福新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恢复金融秩序维护货币安全
B.保障工人权利维护社会稳定
C.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通过立法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主要“新”在( )
①:斗争手段;②:领导力量;③:指导思想;④:革命前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