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 

A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B . 中国古代相权的削弱 C .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 . 古代中央机构逐渐完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六七年间,海禁未设,市井贸易,多以外国银钱。各省流行,所在多有。禁海之后,绝迹不见。这可见外国货币之侵入,必限于与外国通商之时,及与外国通商之地。前此中外交通,时有绝续;又多限于一隅;所以不能大量侵入。到五口通商以后,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外国铸造的货币,使用的便利,自胜于我国秤量的金银(其称量之法,且不划一)。外国银圆,遂滔滔输入,而以西班牙、墨西哥两国最多。中国的自铸,始于光绪十三年(广东张之洞所为),重量形式,都模仿外国银圆,以便流通。此时铜钱之数,颇感不足。光绪二十七年,广东开铸铜元,因其名价远于实价,获得颇多。于是各省竞铸,经谋余利,物价为之暴腾。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政府在1934年6月公布了国会通过的“购银法案”,明确规定美国应该增加货币发行保证的白银份额,达到“金三银一”的比例,亦即白银准备必须达到黄金储备的1/3,这样就以立法形式决定向外大量收购白银。“购银法案”通过后不久,美国政府又于8月9日宣布了白银国有令,规定国内现存白银须于三个月内交国家造币厂统管,凡交到造币厂的白银必须用于铸造标准银元,或充作通货准备。

——中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材料三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集中钞票发行权。(二)规定法币是“无限法偿”货币,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三)废除银本位制,全部白银收归国有以充作法币金。(四)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对于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采取了支持的态度。英美派出了自己的经济专家参预了法币改革的设计工作……英美支持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使日本受了极大的刺激,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

——摘引自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货币流通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原因和意义。

  3. (3) 结合上述材料,说说货币政策的制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的观点。

人物

观点

老子

“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孙子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孟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据此可知,这些思想家都主张(    )

A .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B . 以德治国,恢复礼制 C . 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D . 顺其自然,尊重规律
“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断,行省的设置(   )
A . 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B . 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 C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 破解了“藩镇割据”难题

下图选自资中筠《开放中的变迁》,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

A . 1898年是清代民间社团创立最多的年份 B . 甲午战败后几年内民间社团数量增长较快 C . 晚晴的民间社团以推翻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 D . 辛亥革命时期民间社团合并为政党所以其数量减少
1987年邓小平在谈到农村改革时讲道:“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邓小平这一谈话意在(   )
A . 把成功的改革经验加以理论化 B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肯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成绩 D . 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
在美国的制宪会议上,民主派代表杰斐逊对美国的宪法制度表现了担忧。他担忧的是(   )
A . 总统成为君主制的“新版” B . 制衡规避会造成权力弱化 C . 邦联制容易形成中央集权 D . 妥协一定程度上激化矛盾
康雍乾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清朝政府为巩固疆域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置澎湖巡检司以经略台湾     

②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③设置西域都护府以管理西域     

④在边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建国初期,一批科学家为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默默奉献,成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开拓者。其中的代表人物有(    )

①李四光

②华罗庚

③吴阶平

④袁隆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选项属于干支纪年的是(   )

A . 《琶琶行》“元和十年” B .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C . 《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D . 《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17.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

21、俾斯麦在回忆录中写下了最后的忏悔和期盼:“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这表明,俾斯麦期望(    

A.完善德国民主政治    B.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

C.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了(  )

A.“科教兴国”战略

B.863计划

C.载人航天工程

D.“两弹一星”工程

26.1882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率交流电,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这反映出

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            B.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

C.电气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            D.时代需求呼唤信息时代到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因为(1415世纪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材料二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运动的内在推动力及其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4)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是什么?(2)所谓人类事务的永恒法则有哪些?(2)

(3)材料三中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观点?(3)它为什么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4)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关系的认识。(4)

16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虚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历代封建统治者尊崇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4分)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4分)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妨碍中国开拓海外市场              ②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D、乙酉年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50年6月24日,当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到美国,艾奇逊立即指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要求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朝鲜局势。美国故意歪曲朝鲜国内战争性质,以“紧急援助”李承晚集团为名,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为美国搜罗侵朝军队。7月8日,杜鲁门任命美国驻远东军司令官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联合国军”正式建立。
“联合国军”总部设在东京。参加“联合国军”的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共16个国家的军队。此外,还有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为“联合国军”派出了医院和医疗船。
材料二法、德、俄、中等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反对美国不经核查,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做法,主张加强对伊核查,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问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441号决议拒绝了美国关于自动授权动武的要求。伊拉克战争打响后,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伊拉克战争是一个政治上的大错误;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也呼吁停止战争。伊拉克战争使跨大西洋关系严重受挫,欧美关系面临冷战结束后最严重的危机
——以上材料均选自百度知道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爆发时,西方主要国家对待战争的态度及其原因。
(2)据材料二所述,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西方主要国家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