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1872年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1873年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进行生产。上述企业所反映的民族工业产生路径包括(   )

①外商投资

②洋务派创办

③商人投资

④手工工场转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论述的是( )
A . 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 B . 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价格革命” C . 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 . 英国、荷兰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
秦国以法律的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表明国家的着眼点在于(  )

A . 重视农业生产 B . 推行重农政策 C . 发展小农经济 D . 保护农民利益
晚清某条约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该规定(    )
A .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 反映了英国贸易逆差们列扭转 C . 表明了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D . 体现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50年,法国形成了《习惯法大全》。到16至18世纪,法国学者致力于促成南北 法统融合。1789年,“八月法令”发布了关于废除封建制度和封建特权的决议,8月,制宪议会 颁布了《人权宣言》,宣布平等、自由、安全和财产等基本权利。1791年宪法强调“制定在全国通 行的民事法典”。1804年,最终通过了《法国民法典》,主要包括“人”,涉及法律主体的地位及 其享有的权利;“财产及所有权的各种限制”,分别规定财产的分类,所有权、用益权、使用权和 居住权,以及役权或地役权等内容;“取得财产的方法”,规定了继承与订立遗嘱的制度,关于债 的一般规定,提倡婚姻自由原则等。

——摘编自高仰光《法国民法典:搭建起一个前所未有的规范体系》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要求清政府改革宪政,尽快与西方制度相接轨,并承诺放弃领事裁判权。此时,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顽固派意识到必须革新法律以保其统治。1907年9月,宪政编查馆正式将民法的编纂列入修律计划,制定了《大清民律 草案》。《大清民律草案》起草过程中,既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法理原则与制度,也保留了不少中国固有的传统制度,充分表现出外来法与传统法的冲突。《大清民律草案》打破了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旧体例,是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开端。

——摘编自马琦《从〈大清民律草案〉;看传统法与外来法的冲突》

材料三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20年5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 式到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 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

——摘编自《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民法制定的背景及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民法典》制定的意义。
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    )
A .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 B .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 . 防止少数民族柔然骚扰 D . 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电影《粒子狂热》讲述了一个研究者相信,关键性粒子实验能够改变世界,揭开宇宙和物质起源的终极奥秘。这部影片涉及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    )
A . 牛顿的万有引力 B . 爱因斯坦相对论 C . 普朗克的量子论 D . 达尔文的进化论
孔子欣赏颜回德行高尚、称赞子路善于处理政务、钦佩子贡雄辩善言、赞誉子夏通晓古代典籍。后人也将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称为孔门四科。这反映出儒家(    )
A . 强调学习内容的实用性          B . 注重教育发展的全面性 C . 倡导人才培养的创造性          D . 关注大才选板的公正性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与其对立

A . 顾炎武 B . 李贽 C . 黄宗羲 D . 王夫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楚灭六、蓼,地入于楚;景王十六年(公元前529年)吴略州来,并占寿地;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蔡避楚求吴翼护,迁都州来,州来改称下蔡,寿地属蔡;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灭蔡,地复入于楚。

材料二 秦王政六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江淮及其以南地区为九江郡,置寿春县,为郡治。

材料三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封英布为淮南王,都于六,寿春为淮南王国地;英布叛死,高祖立子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刘长废死,文帝立刘长子刘安为淮南王,仍都寿春;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谋叛死,国除,寿春为九江郡治所;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置十三州刺史部,寿春为九江郡治所。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

材料四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五元初,置中书省与11行中书省,淮南各府、县均隶于河南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置安丰路总管府,治所寿春,领5县。 ——安徽文化网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二,指出周至秦朝与寿县相关的地方行政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汉武帝采取哪一措施解决上述设置带来的弊端?结果如何?
  2. (2) 材料四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三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五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总趋势。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25亚士的罚金。”有一天某人的葡萄蔓被砍了,告到法官那里。法官因他告的是葡萄蔓被砍,而不是树,就不予受理。此案例主要体现《十二铜表法》带有(    )

A . 习惯法的特征 B . 公民法的特征    C . 万民法的特征 D . 自然法的特征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与我国古代那种制度有关(    )

A . 按军功授爵制 B . 察举制 C . 征辟制 D . 科举制
“旧宫殿时期”大约是在(   )结束。
A . 公元前2000年 B . 公元前1950年 C . 公元前1750年 D . 公元前1850年
(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

A . 没落贵族 B . 立功将士 C . 新兴地主 D . 富裕农民

26.(14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有其重要的社会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   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会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过程中被……从历史上看,儒家曾不断吸取周边各民族的文化丰富自身。……儒家文化不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作为民族的意识与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着的。

——郭齐勇《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蔚然大宗)的理由。(4分)

2)材料二中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世界观?从理论来源角度,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新特点。董仲舒的与先秦道家的在内涵上有何区别?(4分)

3)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响至深至巨的表现。(4分)

4)依据材料四,你认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应怎样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2分)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中国近代第一家股份公司上海轮船招商的经营广告,其上面的文字为:“宗旨——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从该“广告”中能够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轮船招商局注重扩大经营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 

②打破了我国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

③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④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B.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

       C.中国的银矿开采突飞猛进                   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规,该法规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规则,遵守该法规的企业或公司可以获得美国政府颁发的蓝鹰徽章,这一法规是

A.《紧急银行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联邦紧急救济法》                    D.《社会保险法》

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