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反映了我国1949年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流向。指出其中一个时期的一种流向,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各省都督产生情况一览表(节选)
省别 | 都督 | 参与公推的群体 | 备注 |
湖北 | 黎元洪 | 革命党人、部分评议员及绅商代表 | 推举过程中有人提议革命时代当推军人 |
陕西 | 张凤翔 | 革命党人、新军 | 军政府长官初名为“全陕复汉军大统领” |
贵州 | 杨荩诚 | 省城各机关及团体代表 | 原推张百麟,张以非军人坚辞 |
山西 | 阎锡山 | 起义领导人,学界、警界代表 | 本存在选举和推举不同意见,革命党人力主推举 |
阅读下列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三:“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材料一中的“法”的职能与材料二“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
(2)概括材料三的观点。材料三中的“法治”与材料一中的“法治”有何本质区别?
(3)用新中国初期的史实论证材料三中“法治”这一观点,并指出20世纪末中国提出的“法治”目标。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自己对“法治”的认识。
“文革”结束后,巴金第一个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构想。他说: 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吸取“文革”教训所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
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④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欧洲大陆共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牛瘟。相应地,英国也爆发了三次牛瘟,1745—1758年的牛瘟影响的范围最广,英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病例。关于这场牛瘟是如何以及何时传到英国,具体的时间已不得而知。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在1745年初,瘟疫从当地国家,即荷兰或比利时通过进口的牛皮或牛犊进入英国。在18世纪,英国本土的牛瘟全部都来自欧洲大陆。
材料二 1745年2月,首个牛瘟病例在埃塞克斯郡被发现。英国政府于1745年11月
25日颁布首个针对埃塞克斯郡这一郡枢密令,提出了应对措施。后来,在议会的授权下,枢密院不断发布新的枢密令。1746年12月,英国政府应对牛瘟的政策框架基本成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应对牛瘟的人员框架,郡一级的治安法官,教区一级为警役等人,后者需要服从前者的领导;限制生牛的交易和转移,并建立许可证制度;对病牛进行及时宰杀和掩埋制度;为遵守政府规定处理病牛而遭受损失的农户建立补偿制度。此后,英国政府又陆续颁布多个枢密令,或对旧有规定做出改动,或制定新的措施,不断完善以上这个框架。尽管英国政府出台了众多措施来遏制牛瘟的传播,但效果并不理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任有权《英国牛瘟与政府干预(1745—1758)》
(1)说明牛瘟在18世纪的欧洲不断流行的经济背景。
(2)概括指出英国应对1745~1758年牛瘟的特点,并结合英国的制度特色分析其应对“效果并不理想”的原因。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物 D.经世致用
以下对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1864年在伦敦召开的工人代表大会上成立了第一国际
B.1871年诞生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C.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D.1989年在法国大革命爆发200周年纪念日上通过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4.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 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B.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C.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落后性 D.小农经济只需一些简单工具
19世纪经典物理学被誉为“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殿堂”,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它却风光不再。使“美丽殿堂”风光不再的主要原因是
A.牛顿力学体系缺乏科学基础 B.它不能解释物理学的所有问题
C.人们不再重视科学研究 D.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流
B.在中国,毛泽东首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D.《每周评论》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清代的主流学术研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开朴实学风先河的是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