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这体现了(  )

A . 民主代议制形式 B . 直接民主的原则 C .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 . “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19世纪一位英国政治家评论说:“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对该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A . 说明英国议会的权力较大,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B . 下院权力过大,并且不受任何制约 C . 体现了英国是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D . 下院独断专行,控制了英国政坛
“凡举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尊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该文最有可能刊登在(  )

A . 《时务报》 B . 《中外纪闻》 C . 《民报》 D . 《青年杂志》
西周末年,幽王宠爱妃子褒姒,废掉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申后之父申侯联络犬戎举兵,杀了幽王。申侯起兵的理由应该是(    )
A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 . 得民心者得天下 C . 嫡庶有别长幼有序 D . 顺乎天而应乎人
华盛顿与拿破仑都为其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的相同之处是(    )

①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②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④领导国家走上民族独立的道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 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潮。如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

A . 北伐战争的推动 B . 南昌起义的爆发 C .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以下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些信息,据此回答问题。

时间


地区


作者


书籍


记载的地理范围


古希腊


希罗多德


《历史》


地中海、多瑙河、波斯地区和北方草原


前1世纪


汉朝


司马迁


《史记》


东起朝鲜,西到大夏、安息,不过是欧亚大陆的一半


14世纪


伊斯兰

伊本·赫勒敦

《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尔人史》

除伊斯兰传播地区外,周围地区不过是世界的外化而已


15世纪末到16世纪早期


威尼斯


撒贝里克

《恩耐阿德》

把世界历史描述为一个世俗的世界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风教通义》

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


19世纪


德国

朗克

《世界历史》

以拉丁日耳曼民族为主题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风教通义》

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


19世纪


德国

朗克

《世界历史》

以拉丁日耳曼民族为主题


鸦片战

争前后


清朝

林则徐、魏源

《四洲志》《海国图志》

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


——摘编于齐世荣 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据上述信息,评述研究历史视野的变化。(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 . 光大儒家 B . 恢复礼乐秩序 C . 建立教育体系 D .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人在东方的重要根据地消失之时,罗马人却踏上了征服整个地中海的征途。此后,行省希腊的文化传入罗马,以汹涌澎湃的势头流行开来。罗马人如饥似渴的吸收希腊文化的精髓,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美术、建筑等众多领域……就这样,经由罗马人的摄取,希腊文化披上了新装,被移植到广阔的土地上,扎根于整个地中海世界。

——摘自【日】森谷公俊《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

材料二:在全幅自然法-人性哲学上,洛克是斯多亚哲学的继承者。洛克说“上帝给予人类以理性”,“我们是生而具有理性的”。“人类基于自然的平等”而“互爱”,“而引伸出正义和仁爱”,“自然动机使人们知道爱人”。

——摘编自邓小军《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逻辑结合》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一句话指出古代罗马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结合所学从“建筑领域”说明罗马人是如何让“希腊文化披上了新装”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继承了斯多亚哲学的哪些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洛克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A . 夏、王位世袭制 B . 周、分封制 C . 周、宗法制 D . 唐、科举制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A.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C.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17.“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是(  )

A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条件下两类矛盾的理论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

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                        

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由此可见,保罗·肯尼迪主张

A.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B.实现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多角度理解世界政治文明发展进程

(浙江宁波市2011届高三期中)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

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B 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C 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D 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 井田制瓦解    B. 分封制恢复

  C. 均田制受到破坏    D. “市”突破空间局限

建国后,中国印制了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1953、1958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1975年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 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
B.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C.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方针
D.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