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近代以来,不同国家发展过程中农业政策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早期(15世纪末至l8世纪初)的圈地运动中,除了圈占大片土地作牧场外,还有一种形式的圈地是为了更有效地耕作而对小块土地的圈占……始于18世纪晚期的圈地运动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法律框架内,以议会通过圈地法令进行圈地的。(晚期圈地运动)变共耕的公地为大块相连的农场,以采用新的比较科学的耕作制度进行规模化经营。

——黄少安、谢冬水《“圈地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及其经济学解释》

材料二:在1920年,苏俄农业总产值约只为战前的一半,到1924—1925年度则达战前水平 的87.3%。1925年的播种面积为1913年的99.3%。

——《苏维埃时期苏联历史文件与资料集》

材料三: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为防止生产过剩,价格猛跌,政府还给予贷款,以便农民将准备出售的农产品暂时贮存,以待善价。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1. (1) 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推行圈地运动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圈地运动对英国工业化的积极作用。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0年苏俄农业总产值约只为战前一半”的主要原因。1924—1925年苏联农业发生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实施了什么政策?
  3. (3) 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时期农业政策调整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关于建国初期的农村工作,有著作这样记载,“领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走互助合作共同上升大家富裕的道路”,这样做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克服生产困难,减少自然灾害,促进生产;另一方面在互助合作过程中就为将来集体化准备了条件。”由此判断,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开展(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

A . 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 . 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C . 统治者重视世俗文化的的教化作用 D . 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古代雅典 B . 古代中国 C . 古代印度 D . 古代罗马
美国学者列文森在《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一书中写到:“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思考原有观点的环境时,他被自己深藏的思想带入时代谬误中。而他们(“新青年”),作为梁启超的后来者,有可能做出更符合时代的选择,他们大部分人选择了既能解答梁启超所要解答的问题又能解答更新的问题的…”。省略号部分的内容最准确的应该是(   )
A . “民主科学” B . “进化论” C . “共产主义” D . 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各种天才设想,这些设想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包括(    )

①圣西门    ②黑格尔    ③傳立叶    ④欧文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指出人要想灵魂得救必须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其主张否定了

A . 罗马教皇的权威 B . 世俗君主的作用 C . 宗教神学的价值 D . 《圣经》的地位
杰斐逊和杰克逊两位总统为美国早期民主改革贡献很大,他们当时的着眼点是

A . 成年白人男子的民主权利 B . 建立分权制衡的政府 C . 黑人奴隶的人身自由问题 D . 黑人种族歧视的消除
【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铁路多系借外款兴筑,路权之损失姑不具论,即就路工本身而言,掌理工程之高级人员多属外籍,不但薪给特殊优厚,而且……常需假事权于翻译,而不肖之徒遂不免从中作弊,而购料有折扣,包工有陋规,国家损失甚大,铁路之成本亦自然提高。

——《詹天佑先生年谱》

材料二:“在我受命此工作前,即使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极长的隧道!”

     “夫本路当建筑之初,工程浩大,同事各员,昼夜辛勤经营缔造,常患难齐欧美,鄙人默坐而思,亦夫战战兢兢,深虑有志未能,莫敢自信。今幸全路告竣……”

——詹同济《詹天佑日记书信文章选》

    就全路建筑工款平均每千米支出来看:津浦铁路119 000元、京汉铁路95 600元、京奉铁路94 600元、京张铁路48 600元。

——据高宗鲁、凌鸿勋《詹天佑与中国铁路》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修建铁路成本高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京张铁路修建的特点。从中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品格?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秘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知识分析,你认为解决这种态势采取的有效方法应是                                                                             

      A.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日货

      B.拒绝同西方国家进行商业贸易

      C.加大向西方学习的力度、引进科技

      D.进行民主革命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 . 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1948年至1982年五次中东战争中( 

A.埃及参加了前四次中东战争,之后开始谋求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中东问题  

B.都是为了争夺领土和石油资源
C
.美国、英国、法国都支持以色列一方    

D.阿拉伯国家最终收复了失地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较长的分裂时期,造成分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度的弊端,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B.少数民族的入侵

C.井田制的瓦解,封建经济因素的兴起      D.周王室的衰微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

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美国其他公司也一拥而上。这些外资企业的创办受

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赫鲁晓夫改革

C.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D.新经济政策

200474美国国庆日,布什总统向中国网民发表谈话。他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实现“驯服”的手段是

A.自由、民主的精神   B.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C.权力制衡   D.道德的制约

 “……‘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的这段话重在说明(  )

A.垄断公司的殖民罪恶   B.早期殖民活动的破坏作用

C.“价格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D.早期殖民扩张对资本主义的推动作用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对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这主要反映出

A.雅典的民主存在虚伪性             B.民主与道德要求的统一

C.家庭是雅典民主的基础             D.财产是享有民主的前提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汉字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        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C、金文、甲骨文、篆书 、楷书       D、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

25分)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请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

 2)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主要机构有哪些?(3分)简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参与范围上有何局限性?(2分)

 3材料三中所指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是什么?(2分)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确立并通过自我发展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4分)

 4)材料四主要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6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