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国家得到过数量不大的短期贷款,而且利息奇高。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息低到6%。1936年,苏联从英国得到的贷款利息仅为5.5%。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 )

A . 苏联斯大林模式体现出强大的优越性 B . 英德等国与苏联的根本利益日益趋同 C . 新经济政策显示出强大活力 D . 西方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汉武帝时期以后,黄河决溢频繁出现,及至西汉末年,黄河灾害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究其原因,黄河河道日益紊乱是其中之一,而河道紊乱是无计划地围垦滩地所致。战国初建堤时,黄河下游两岸堤防相距五十里,河中有大片滩地“填淤肥美”,之后居民日盛,遂在河滩地上“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经过一段时间,河床中复淤出新滩,于是又在新围堤防之外,再圈筑一道新堤。至西汉后期,有的地方所筑围堤多达数重。由于盲目围垦,致使堤距宽窄不一,“狭者去水数百步,远者数里”,河道随之曲折多变,造成黄河频频泛滥。

——摘编自梁向明《汉代治黄述论》

阅读材料,从中得出一条历史启示,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简要说明。(要求:历史启示观点正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仅在农商部注册登记了的,1912年—1914年7月的2年半中,新开设的工矿企业即达99家,资本总额约2455万元,平均每年开设新式企业近40家,资本总额近1000万元……在1914年8月到1918年的近4年半中,新设工矿企业377家,资本总额约11832万元,平均每年开设工矿企业达84家,资本总额超过2692万元。

——史全生《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产业革命热”》

材料二  迨欧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倾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此后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荣家企业史料》

材料三  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面粉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民族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秦朝除规定了丞相总理财政经济事务,收阅各地的“上计”之外,还首创了由御史大夫和柱下史主持上计工作的制度,御史大夫的属官柱下史负责审阅各郡县、各部门呈送的有关户口、垦土及钱谷出人的上计报告。这一制度的实行(   )
A . 加强了对地方的财政管控 B . 强化了三公之间的分权制衡 C . 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 D . 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1923年协约国与土耳其凯末尔政府签订《洛桑条约》,表明:(   )

①凡尔赛体系维护的国家版图首次改动

②凯末尔政府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③土耳其历时几百年的素丹制度结束

④土耳其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分行恢复运行。到1993年底,广西分行及其领导下的农村信用社拥有各项存款余额219亿元,比1979年底增加21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25.1%。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 )
A . 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 改革的重心仍然在农村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

A . 国民革命时期 B . 土地革命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16世纪至19世纪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殖民者对美洲人的屠杀 B . 外来疾病在美洲的传播 C . 殖民者对美洲的不断征服 D . 欧洲人在美洲分布广泛
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该论断表达的主旨是(    )

A . 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 B . 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 C . 世界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 D . 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联系加强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旅行家笛福曾经对新兴的炼铁业中心谢菲尔德有过这样的描写:这里人口众多,街道狭窄,房屋黑暗,不停工作着的铁炉烟雾不断。谢菲尔德是我见过的最脏、最多烟的城市之一。由于小铁匠铺没有高高的烟囱,加上城市又有许多山坡,这样冒出的烟就直接升到街道上。因此造成人们不停地把尘埃吸入体内。人在城里待久了就必然吸进煤烟,积在肺里,受到有害的影响

——E·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

材料二  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

——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

材料三  1974年斯波坎世博会的主题就被鲜明地确定为无污染的进步,它象征性地开启了世博会关注人与环保的序幕,也标志着以展示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世界博览会进入了它的第三个发展时期,即从仅仅关注人类的福祉转向了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如何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今天,中国上海世博会,同样是以绿色”“低碳为目标。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0/05/17 上海世博会:中国人感知什么

1)概述材料一中英国炼铁业中心谢菲尔德出现的社会问题。(4分)分析工业革命与这些社会问题的关系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种植玉米运动的原因。(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种植玉米运动产生的影响。(6分)

3)请结合材料三世博会主题的变化说明了怎样的趋势?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于当下我国的启示。(8分)

6.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十年“文革”在政治制度方面给党和人民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打破个人崇拜                  B.必须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
C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9. 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然而,1890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构架,辞退俾斯麦的是

A.帝国皇帝     B.联邦议会    C.帝国议会   D.帝国内阁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里的深入主要是指推动了

A .金融领域的开放              B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C. 浦东的开放开发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有人认为,当前在欧洲有两种东扩,一种是制度性的,一种是战略性的,这是指下列哪两者的东扩

       A.北约与华约   B.北约与欧盟     C.欧盟与北约    D.恐怖与流感

王尔敏在其著作中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其“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指

A. 发展资本主义     B.推翻封建政权   

C. 推行民主政治      D. 实现独立富强

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引进’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D.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十二铜表法》第一表有下述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根本上是为了( )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限制贵族的司法特权

D.保护平民的利益

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老子的思想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哲学框架

B.老子“道”的观点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C.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有相同的科学价值

D.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

2、官僚政治大面积推广始于秦始皇灭六国,使官僚制度日趋公正则始于()

A、秦汉         B 、隋唐        C、宋元         D、明清

有人评价周恩来的某项外交成就时说:“周恩来的努力明显地展现出新中国从朝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当他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也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材料中的“外交成就”是指
A. 朝鲜战争结束,通过谈判签订停战协定
B. 日内瓦会议的成功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
D. 1955年万隆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