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索姆河地狱”,是因为两场战役(  )
A . 战役规模巨大 B . 双方投入兵力很多 C . 持续时间特别长 D . 伤亡人数特别巨大
洋务派在筹建近代军事工业的过程中,全国并未统一部署。各省督抚一手包揽局务,各自为政,引进的机器来自不同国家、年代,质量优劣、生产程序等也大不相同……制造的枪炮、弹药等军事用品口径大小互异、规格不一,质量相差悬殊。这表明(    )
A . 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企业涉及范围广泛 B . 洋务企业机构臃肿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C . 军事工业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 D . 统筹全局的欠缺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春秋后期,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的变化。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是(  )

A . 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B .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 . 贵贱等级界限已被打破 D . 工商食官制度走向衰落
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墨家 D . 法家
1936年毛泽东曾说道:“不答复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前进一步。一九二八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这个问题又做了一次答复。中国革命运动,从此就有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其中“正确的理论基础”是(    )
A . 马克思主义理论 B . “城市中心”理论 C .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 .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
A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 .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 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十二铜表法》重视对农业生产的保护,这对于仍处在农业社会的罗马共和国来说是必要的。这反映出这部法律的特点是崇尚(    )
A . 平等 B . 公正 C . 务实 D . 变通
对下面两幅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 图(a):教徒极力宣扬赎罪券的功效不足称道 B . 图(a):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自主权 C . 图(b):建立完全不同于天主教徒的宗教信仰 D . 图(b):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解释《圣经》的权利
下面为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权问题的议案表决一览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会议 赞成票 反对票 弃权票
第15届(1960年) 34 41 22
第16届(1961年) 37 48 19
第20届(1965年) 47 46 20
第25届(1970年) 51 48 25
第26届(1971年) 76 35 17
A . 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是大势所趋 B . 中美关系正常化直接影响投票情况 C . 西方国家消除了对华的敌视政策 D . 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逐渐占据上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材料一: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一是所有制的单一性……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三是始终坚持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惜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很明显,苏联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斯大林模式:苏联强大与衰落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三:《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四: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直接过渡”转向“利用资本主义”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 (3) 据材料三,概括《全国工业复兴法》中涉及社会保障的内容。
  4. (4) 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似之处?

美国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激烈讽刺他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这说明罗斯福新政:引发了大资产阶级的不满;其本质目的尚未得到大资产阶级的理解;损害了大资产阶级的所有利益;没有取得任何的实际效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

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说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 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材料三中提出了什么思想?产生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唐朝中期,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右图为邓小平收藏的《白猫黑猫图》,是邓小平晚年最喜爱的作品之一。这副作品主要体现了邓小平的什么思想 

A. 改革就是要思想解放和全部改变的思想

B.对外开放就是要全面学习西方的一切成果

C.不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需要市场经济

D.发展经济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这反映了(   )

A.明朝一度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B.漳州月港成为福建的经济中心

C.开放海禁政策促成海外贸易发展      D.明朝开始出现海外移民现象

某历史档案馆文档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并存,反映了(  )

A.国共党内合作方式的要求      B.中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

C.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D.国民党迫于国内和平的压力

   

23我国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曾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扩大内需                                                 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据不完全统计,从1789年到1800年,在世界58项重大科研成果中,法国有23项,占总数的40%。同期,英国只有13项,占20%;德国6项,占10%。这一时期法国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主要得益于
A. 启蒙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新古典主义思潮对科学的积极影响
C.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D.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高度重视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这种“爆炸性影响”主要是指
A.使世界由隔绝走向联系
B.加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C.使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D.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