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阅读材料,回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在1750至1770年之间,英国的出口产品增长了80%。英国拥有商人的航海能力,它能够把货物运送到世界各个地区。英国的企业家和发明家抓住了这个机会。1773年凯伊发明的飞梭,通过相对简单的机械装置提高了织布速度。之后,技术不断更新,最后进一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动的装置。这时,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地方。

——整编自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科技成就的主要差异,并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生产领域的变化及其原因。
在商朝虽然统治区域很大,但是方国、部落遍布全国,时而臣服,时而反叛,连年征伐,人民困苦不堪。商王对于一些臣服的方国、部落虽加有侯伯等封号但没有一套控制办法,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为此,西周建立后推行(    )
A . 礼乐制 B . 宗法制 C . 分封制 D . 世袭制
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开始流行一个段子: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下列对该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 反映了上帝创世说 B . 肯定了摩根先生的功绩 C . 体现了大企业时代资本的深刻影响 D . 强调了美国的世界地位
史料记载:“殷民六族”、“怀姓九宗”等原属于周王室的臣民,被分给鲁、卫、晋等,成为诸侯的臣民,但同时他们依然为周王臣民。原属诸侯、贵族之臣也普遍成为周王之臣。这改变了商代各地方国里的臣民只属于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的局面。“王臣”范围的扩大(   )
A . 有利于周王天下共主的形成 B . 逐步巩固了周王臣民的地位 C . 强化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 . 扩大了诸侯国君的统治范围
史论结合、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评价问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原文。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伸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炯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二  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徐中约

费正清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

——摘自《中国近代史》

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

——摘自《剑桥晚清史》

材料三  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是中英《南京条约》 、1945年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中英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字仪式。

 

  1. (1) 据材料一,从国际因素的角度分析两则原文的最大不同之处。

  2. (2) 据材料二,评价关于近代中国条约体系的观点。(任选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 (3) 据材料三,提取三幅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政府对外政策的不同信息。据此说明哪一种场景对你震撼最大。

  4. (4) 据以上分析,指出史料研读、综合评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令国人振奋,感受国家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宗法制 D . 分封制
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也是在他的推动下,把苏维埃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的美国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的汽车制造进驻苏联。这表明新经济政策()
A . 赢得了西方资本家的支持 B . 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经济发展 C . 全面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D . 延缓了苏俄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78年12月,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以按手印等方式写下包产到户的保证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这表明(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落实 B . “包产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 C . 农民尝试改革原有的经济体制 D . 农村大量出现“分田单干”现象
下列说法不符合唐太宗的是(   )

A . 善于纳谏 B . 重用贤能 C . 轻徭薄赋 D . 唐由盛转衰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从隋至元 “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型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A 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 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C 影响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D 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

有人根据甲骨文中字的形状,推断商代已出现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近年又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中出土了铜犁。由此可以推知

A文物史料真实可信

B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

C铁犁牛耕始于商代

D文献史料可与考古发现相佐证

右图中的诗歌创作的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

 “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歌,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中国积极推进与下列哪些地区性国际组织相关的区域合作:

   ①亚太经合组织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     ③世界贸易组织    ④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品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备保证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17.任何雅典公民如果认为某项新的法律提案与现行法律存在形式或内容上的冲突,都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诉讼。如果提案人连续三次提出的立法建议都被陪审法庭判为违法,他将被剥夺公民权,并且不允许再提出立法建议。这主要表明古代雅典(    

A.直接民主具有明显局限             B.陪审法庭拥有立法权力

C.民主政治具有法律保障             D.立法程序严密而且繁琐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从1922年到1926年,在商业流转总額中,苏联私营商业由73%逐新下降到25%,国营商业由18%逐渐上升到57%,合作社商业由9%逐渐上升到18%。这反映了苏联
A.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加强
B. 商品货币关系遭到否定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
D. 采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