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唐代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关陇西北商业经济区,以洛阳、汴州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经济区和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南经济区。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内有市、有坊,市、坊分开。由于国际贸易的发达,唐政府专门设置了“互市监”和“市舶司”,设各国商馆,接待各国商人。南方的扬州,是江南物产的集散地,成都是和扬州一样齐名的大都市。在唐代商业发展中,都市里出现了储蓄和支付钱币的柜坊,与柜坊同时出现的还有“飞钱”,是我国最早的汇兑制度。
——摘编自童贤彬《唐代商业发展特点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到宋代由于商业的发展,坊市制度开始突破,出现了坊市混杂的局面,商人只要纳税,可以随处开设铺店,因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商业街道和场所,这些商业场所往往与居民区杂混交错。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二
材料四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回答下列问题:
1890~1894年 | 1895~1900年 | |
进口 | 14200 | 21400 |
出口 | 10700 | 15100 |
材料一:1492年起,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多次从西班牙启抗,航海探险.经考证,哥伦布之所以能颀利启航,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款密不可分.当时,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责重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一位西班牙探险家说: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陆,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史•经济卷》等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大陆或一个半球.新抗路开辟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现念提出了挑战。
——整理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时间 | 具体内容 |
1895年 | 在《吁请修备储才折》中,提出“广开学堂”的具体建议 |
1898年 | 发表《劝学篇》,主张先明内学,然后择西学以用之 |
1903年 | 主持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学制 |
1905年 | 与袁世凯等联衔上奏,请求废除科举制度 |
据此可知,张之洞( )
二战后,联邦德国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共性原因,不包括 ( )
A.利用美国扶植 B.制定可行政策
C.发展教育、科技 D.利用战争机遇
、对照《德意志帝国宪法》,下列关于德国皇帝和宰相权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皇帝任命宰相 B.宰相对议会负责
C.皇帝可决定宰相的任期时间 D.宰相担任联邦议会的议长
为纪念中国诞生88周年,某校筹办一期反映中国
诞生过程的板报,假如你负责搜集资料,以下图片可以舍弃的是( )
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
A. 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 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
C. 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 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
下图为19世纪末西方某国家政体运作示意图,该国家最可能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中国封建制度最完善的标志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国家出现君臣共治局面。但自明后,君主专制越来越强化,其达到顶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内阁制 B.秘折制度 C.军机处 D.议政王大臣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