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下表所示是教皇格利高里七世发布的27条《教皇赦令》(部分)。由此可见,当时(    )

第1条

罗马天主教会是上帝独自建立的

第2条

只有教皇才能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万能的”

第6条

禁止与被教皇革除教籍的人来往并留在同一居所内

第9条

王公应当只吻教皇的脚

第19条

任何人不得对教皇进行裁判

A . 天主教会开始渗透到欧洲 B . 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利用 C . 基督教势力强于世俗权力 D . 基督教文化中心向东转移
二战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欧美史学家把计量手段与历史研究相结合,计量史学产生。其实运用计量方法研究历史源于中国汉代司马迁《史记》,但真正成为史学流派则是在战后西方国家。计量史学的出现说明(   )
A . 史学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 B . 史学研究必须中外关照 C . 历史研究离不开方法创新 D . 现代科技推动史学发展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认为,当今的全球化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主导的全球化,基于拉美的现实,他提出了替代方案——社会主义全球化:能给整个人类带来福音的全球化,是世界各国逐步共同富裕的全球化。据此可知(    )
A . 发展中国家反对大国主导全球化 B . 民族主义催生反全球化运动 C . 文化多样性阻碍全球化均衡发展 D . 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多极化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的战斗中。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1944年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

据《韩非子·外储说右》记载,战国初吴起的妻子“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出之”。为什么纺织品的幅要合于度呢?因为“幅广狭不中量,不鬻于市”(《礼记·王制》)。这说明战国时期的纺织品(   )

A . 使用花楼机织成的 B . 有严格的尺寸标准 C . 主要用于贵族使用 D . 被官营手工业主导
东汉初年,刘秀采取了加强皇权、裁并郡县、整顿吏治、清查全国垦田和户口数量、释放奴婢、重视儒学等统治措施。其共同作用是(   )
A . 推动了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 B . 遏制了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 C . 根除了农村的土地兼并现象 D . 杜绝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有学者认为: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了元朝“皆赋役之,比与内地”。元朝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安西都护府                       ②修驿道,设驿站和急递铺

③实行行省制度                       ④设立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13年,英、美、德、法四国在拉美20国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72.4%,而在其进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74.2%。这说明当时的拉美国家(    )
A . 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 B . 经济上依附帝国主义 C .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 工业生产的效率提高
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而使之广为流传。此后,各种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大量刊行。这一现象(   )
A . 弱化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宗教信仰 B . 打破了神学对科学技术的束缚 C . 直接推动了德意志地区的统一 D . 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兴起与发展
太空筑梦

材料

195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中国航天事业从此诞生。苏联在1958年提供给中国一枚小型导弹——“P-2”火箭,中国以此为样本开始仿制。1960年,在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中断一切资料和器材供应的情况下,中国自行完成了图纸描红、原理研究、改进创新等一系列工作,成功发射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1964年,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弹道式导弹。1970年,中国“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本国卫星的国家,开始了迈入太空的第一步。80年代后期,卫星研发开始为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航天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飞天愿望,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2004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正式开展。2020年,“嫦娥五号”计划启程,在月球采样并返回地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信号覆盖全球;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升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随之开启,中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摘编自孙家栋《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与展望》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调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许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 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联邦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改变了过去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实验。——陈庆军《世界近代现代史精要》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指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完成: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及其主要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社会福利改革的主要方式和积极意义。

  3. (3) 材料三中“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的含义是什么?简要概括其主要影响。

“揭帖”原为明初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等。这种变化表明(    ) 
A . 内阁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 B . 官僚队伍能够有效制衡专制皇权 C . 明代政治体制日益走向僵化 D . 内阁在中枢决策中具有重要地位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

国家

1570

1670

1780

232 000

568 000

450 000

51 000

260 000

1 000 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26.(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6)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6)

(2)根据材料二,概括 “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2)

下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以下对该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示揭示了大宗与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B. 图示揭示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 图示揭示了中国封建制度的主要特征         D. 图示揭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欧共体总部                                                   不结盟运动会议

A.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完全对立

B.世界经济朝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10. 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

仁义恭俭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 ④“三纲五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从分封对象看,燕国封地在历史上属于( )

A.功臣          B.商朝旧贵族        C.姬姓贵族          D.夏禹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