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十二铜表法》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 )

A . 充分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B . 是平民斗争的结果 C . 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D . 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这次会议是专门讨论非洲事务的,但却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参加。在这次历时104天的国际会议上,各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范围得到初步确认,为日后帝国主义列强完全瓜分非洲提供合法性。这次会议(    )
A . 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B . 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 C . 推动欧美向帝国主义的过渡 D . 直接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1912年全国报刊共有500 多种,1919—1920年的两年间,仅大小学生刊物就出现了400多种。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刊物在1923年多达30 种。国民党主办的《民国日报》、《政治周报》,办的《中国工人》、《向导》,都是公开发行的。迎合市民口味的小报、晚报、小说报就更多了。这些报刊在当时的发行(   )
A . 冲击了专制和等级制度 B . 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心声 C . 有开启民智的教化功能 D . 是政府干涉舆论的产物
当查理一世的死讯在整个王国流传时,许多男男女女因心悸而病倒,有些人忧郁地昏厥过去,还有些突然惊慌失措,猝死过去。这些现象折射出当时英国人(   )
A . 具有浓厚的君主制文化心理 B . 对克伦威尔执政的抗拒 C . 对查理一世专制统治的恐惧 D . 抛弃了君权神授的观念
明中叶以来,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手工业、商业经济发展,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重科学讲实际,在意识形态领域追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这些知识分子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代表有(   )

①顾炎武

②王夫之

③黄宗羲

④林则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什么思想(   )
A . 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 .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 信仰得救;致良知
下表是《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中有关中国古代城市化率变化情况的统计。据此可知,影响唐宋城市化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是(  )

朝代

战国

西汉

南宋

清(1820年)

城市化率

15.9%

17.5%

20.8%

22.0%

26.9%

A . 国家统一 B . 商业经济的发展 C . 重农抑商政策 D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周平王对秦襄公画了个大饼,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即犬戎控制的土地赐给秦国,至秦昭襄王时,犬戎的头号强国义渠终被秦国消灭。这则史实可以说明(   )
A . 分封制到了春秋战国易导致诸侯纷争 B . 周对秦的分封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C . 周对秦的分封有利于疆域的扩大 D . 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土崩瓦解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的实质是(  )
A .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 . 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 . 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 . 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A . “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 .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 . “开垦、开垦、再开垦” D . “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
A . 宋太祖 B . 朱元璋 C . 戚继光 D . 郑成功
笈多王朝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由此可知(   )
A . 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形成 B . 土地封赐程序极其严格 C . 君主由此确立权力至尊地位 D . 预示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时,自由中国抵抗日本已经近四年半了。这在1937年时,不但外国观察家.也许连中国人自己也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华盛顿政府坚决拒绝承认日本的东亚新秩序,并在一定程度上见之于行动。1941年3月,租借法通过后不久,罗斯福总统决定中国将成为这种援助的受益者之一。接着制定了一项用于中国的紧急租借计划,这项计划主要是旨在增加滇腼公路上的运输,美国派了一个技术组去帮助中国人改进这条公路,也就促进了这项计划的实施。结果,每月通过这条路线到达中国的物资增加为原来的四倍光景,即从1941年5月的四千吨增加到同年11月的一万五千吨。1941年5月,总统宣布,保卫中国对保卫美国是至关重要的。接着就派出了一个美国空军代表团去帮助恢复中国空军,并提供方使,使中国飞行员在美国受训练。此外,1941年春夏之际,在政府的秘密支持下,由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指挥的飞行员组成了美国志愿队。

——摘编自阿诺德·托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援助中国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援助中国的作用。

 (15)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二  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他们相信快乐的秘诀在于自由,而自由的秘诀在于勇气。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秩序不能建立在对刑罚的畏惧上,这对于自由思想、未来的希望和想象都是危险的。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地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                   

 ——布兰代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1856-1941

材料三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时代,人们按家庭出身被分为“红五类”或“黑五类”。“黑五类”的子弟被称为“狗崽子”,没有任何权利,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北京青年工人遇罗克以极大的勇气站出来批判,他认为“不管是什么出身的青年放弃思想改造,都是错误的,对于改造思想来说,出身好的青年比出身不好的青年并没有任何优越性”。他希望一切青年都享有平等的社会政治权利,“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力,我们一概不承认。”这位孤独而勇敢的思想者在1970年因“思想反动透顶”、“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的罪名被处以死刑,献出了自己27岁的生命。

请回答: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材料一里体现的任意四条罗马法原则。(4分)

2)材料二体现了布兰代斯大法官所拥有的哪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在美国政治制度中有什么积极作用?(5分)

3)造成遇罗克悲剧的社会背景是什么?综合三则材料,请从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的角度,谈一谈你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6分)

26.(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52年到公元前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

——引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即《民法大全》)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三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引自《历史必修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制定的意义。(4)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法形成和发展的经过。(6)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有何重要影响?(4) 除此之外,罗马法还有何局限性?(2)

何春超在《国际关系史》中指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B.日本与西欧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称霸

      C.欧盟的成立导致了美国的衰落        D.西欧、日本在经济上发展迅速

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可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这说明(   

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B.美国的民主政冶应该保护党争和自由

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在雅典,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联邦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的主要目的是(   

A.高薪养廉                         B.对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的一种补偿
C
.以吸引妇女参政                   D.为鼓励和保证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之后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做法

A.引发政体频繁变更及社会动荡

B.使权力分散,降低了行政效率

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因人设法违背法治精神

1851年一个法国人在参观水晶宫博览会后说:“像英国这样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养活了它的人民;而法国,一个民主的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进行生产。”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嘲笑英国是贵族国家 B.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
C.赞赏法国是民主国家 D.否定法国贵族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