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圆满发射成功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发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同一天”并配上下面三幅图片(见图 3、图4、图5),由此引发网友的热议。从中可以看到,跨越时空的同一天,记录着一代代中国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前进历程。

图3(1964年10月16日)  图4(2003年10月16日)  图5(2021年10月16日)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在研究新中国科技发展方面的史料价值。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图片中任意提取信息并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谨,表达清晰)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A . 民族危机的困境 B . 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 . 文学革命的影响 D .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2世纪,欧洲掀起了翻译阿拉伯文献的热潮。希腊原始文献经叙利亚文,到阿拉伯文,再被译成拉丁文。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哲学著作、欧几里得和托勒密的科学著作,开始为欧洲人所熟悉。这次大翻译运动的主要背景是(   )
A . 文艺复兴在欧洲不断扩展 B . 欧洲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C . 天主教会势力大幅度衰落 D . 东西方交流的渠道开始打通
下图是秦朝一重要官职的官印,后世官职中与其职能最相近的是(   )

A . 汉武帝时期的刺史 B . 唐朝的刑部尚书 C . 明朝的内阁首辅 D . 清朝的军机大臣
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主张(    )

①“中体西用” ②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③“务通”,主张西学 ④君主立宪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蒋廷黻写道:“……有两百多名学生聚会在一起。碰巧在聚会开始时,美国政府宣布召开裁军及有关远东问题的会议。这样的大事,我们学生岂能轻易放过。一年间,所有留美学生都为        而激动”。“        ”填入的会议应是 (    )
A . 巴黎和会 B . 华盛顿会议 C . 慕尼黑会议 D . 雅尔塔会议
1796年,英国首相威廉•皮特称:“商业、工业的交换始终会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状态,它们只会被人为的措施所搞乱,这些措施一旦干扰它们的自然活动,就会阻止它们发挥良好作用。”由此可知,他主张(   )
A .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 . 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C .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 注重经济活动立法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    )

A .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 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 .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 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有同学对五个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行了归类总结,据此可知,他学习的课题是(    )

A . 民族国家的建立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 . 共和政体的确立 D .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机器大工业造成的跳跃式扩展生产的能力,使原料和销售市场成为发展生产的唯一限制。正如德国首相标洛宣称:“问题不是我们是否要殖民,而是我们必须殖民,不管我们是否想殖民。”由此可知(    )
A . 欧美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 . 殖民扩张成为拓展市场的唯一手段 C . 工业革命驱动欧美不断地拓展市场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019年7月24日,保守党的鲍里斯•约翰逊正式接任特蕾莎•梅,成为英国新一任首相。按照英国责任内阁制可知,鲍里斯•约翰逊(    )
A . 应该是保守党领袖 B . 有权提名议会成员  C . 不必要对国王负责 D . 掌握国家司法大权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这说明他认为西方近代文明的长处主要在                                          

A. 文化方面                         B. 政治方面

C. 军事方面                         D. 经济方面

海外汉学界多以明代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如当代美国华裔历史学家徐中约写道:“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是中西文化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处。”从中看出,作者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继传入西方    B.欧洲传教士把西方文化介绍来华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曾这样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封建社会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

A.“富者”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贫者”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                    D.国家支持“富者”兼并土地

周作人在《关于卢奇安》中认为,“演说在雅典民主时代特别发达,因为它在那时政治上很有实用,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在法庭里,两造曲直所由分,全得需要辩论,其次是在议会里,一场演说苟能抓得人心,立即大见成功。”下列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智者学派的崛起得益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推动

    ②演说功用在于蛊惑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判决

    ③全体城邦居民具备表决权彰显“人民主权’’

    ④演说术的兴盛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环境的内在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来源

下列两幅图主要说明了                                                                      

       ①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②发展中国家没有摆脱殖民统治

       ③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不等价交换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13.乾隆《震泽县志》载:“(农村)无产者赴逐雇倩(),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少隙则又计日受值为人佣作曰忙工。”这说明当时震泽县农村

A.存在农业雇佣关系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1718世纪,对生物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加强了,初步形成了群体研究和个体研究两条路线,其中首次科学地触及了生命运动的过程,创立细胞学说的是

①哈维 ②林耐 ③施旺 ④施莱登 ⑤巴斯德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