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阅读下表,从表中国际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

成立时间

名称

国家

1976年

七国集团

美、英、法、德、日、意、加

1997年

八国集团

七国集团+俄罗斯

1999年

二十国集团

八国集团+中国、印度、巴西、阿根廷、南非等

A . 区域经济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B . 世界多极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C . 西方发达国家出现“逆全球化”现象 D .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主导
印中友协会长曾说:“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总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下列是周恩来总理参加的外交活动的一部分,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会见美国特使基辛格  ③会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④出席万隆会议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④③② C . ④①②③ D . ④①③②
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 . 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 B . 国际环境十分恶劣 C . 突出对国防力量的加强 D . 未改变斯大林体制
下图为近代某一侵华战争路线图(箭头代表侵略军进攻方向)。与这场战争有关的正确说法是(    )

A . 使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 B .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 .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要求发生根本转变 D . 使清政府完全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尼克松说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三:美国总统卡特1981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

——《战后国际关系史》

  1. (1) 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 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 . 刚刚开始设立 B . 仅仅负责监察地 C . 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 . 逐渐失去其作用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民国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与此改变有关的事件是(  )
A . 国民大革命 B . 中共成立 C . 新文化运动 D . 辛亥革命
论及清朝中枢权力演变,有清人说:“国家初制,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其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院视草(起草)自雍正初年设军机处……机要章奏皆下焉……而政本悉出机庭,兼议政、视草而一之”。这一演变反映了(    )
A .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 . 各衙门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 C . 地方政治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D . 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
“买办”一词,最初多是供应宫廷用品的采买商人。到了十三行时期,则一变而成为公行制度的一部分,开始同夷商发生关系,其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下列选项中,与买办或买办化的商人出现有关的是(   )

①近代工矿企业的创办   ②外贸的扩大和洋行的增多

③外国商业势力的入侵   ④中国近代报刊业拉开序幕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017年,欧盟有两件大事相伴而来,却背道而驰。一是除英国之外的欧盟27国领导人在罗马举行特别峰会,隆重纪念标志欧洲一体化起步的《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二是英国全民公决“脱欧”。罗马特别峰会的关键词是“团结”,而英国“脱欧”的关键词是“分手”。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
A . 对全球化地区化带来的挑战的回应 B . 地区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趋势 C . 欧盟成员在发展程度上存在的差异 D .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主权之间的冲突
下图所示为中国近代一则自行车广告,中有“同昌飞马牌女车,注册商标,谨防假冒。乘脚踏车有益体育,女体育家宜提倡之。电报(有线号码、无线号码)……电话(号码)……”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    )

A . 自行车已成国人的主要代步工具 B . 自行车成为女性锻炼身体的首选 C . 自行车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 D . 19世纪末广告宣传方式日趋多样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

A .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

材料二: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 (1) 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图1;图2

    图3;图4

  2. (2) 图2,图3中反映的两件历史事件分别有何重要意义(各用用一句话概括)?
  3. (3) 从图3到图4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5. (5) 综合两则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诸侯纷纷勤王的义务缘自(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君主制

1935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梁启超在1922年提出,当时中学国史教科书等的主要缺点在于其内容全属政治史性质,而将社会及文化事项视为附庸,建议以民史取代君史。这一建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进化理论的广泛传播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材料一 

材料二  面对列强的屡次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

材料三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得抗战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的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发生在什么战争中?

2)面对以上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分别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抗争活动?分析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图二、图四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如何?

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中庸和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

    ——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

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材料三  1948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公示高官国外财产”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

    ——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官员财产公示”之争》

1)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财产公示制度无从推广的主要阻力有哪些?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统治者反腐采用的是什么制度?其反腐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原则?指出英国能率先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政治前提。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

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最早的民办机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由于资本微薄,又始终没有自己的船坞,在价格上也难以与外商匹敌,故无力竞争,步履艰难。甲午战争后,在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竞争下,发昌厂迅速衰落。这一史实说明(   

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 

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D.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产生后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