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首次在宪法中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的会议是(    )
A . 八届十一中全会 B .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C .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后汉书》中出现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记载,这在关于西汉的史料中很少出现。这一现象反映出东汉时期(   )
A . 门阀政治完全形成 B . 中央地方矛盾尖锐 C . 豪强势力乘势而起 D . 君主专制严重削弱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
A .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 . 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C .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 . 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下图为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4年7月3日视察武汉汉阳铁厂时拍摄的老相处。拍摄该照片的目的是(    )

A . 表达对环境污染的忧虑 B . 展现近代化运动的成就 C . 鼓舞清军对日作战的信心 D . 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反思
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类型齐备,从开荒整地到收获加工拥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特别是铁犁坚固锋利、

配件齐全。这一现象的出现(  )

A . 得益于家庭手工业发展 B .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C . 说明铁制农具使用广泛 D . 适应了农业发展的需要
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源于(  )


A . 犹太人的聪明 B . 种族主义理论  C . 德国对犹太人的仇恨 D . 德国与犹太人间的战争
1919年,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出卖中国权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直接导致了(    )
A . 中国的成立 B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 . 五四运动的爆发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 。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对“共同市场”所持态度

A . 意味着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B . 旨在推动欧洲一体化 C . 表明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其霸权服务 D . 有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
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下列有关元朝行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设置行省有利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B . 行省的军政要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C . 行省官员可任意更改赋税征收制度 D . 行省管辖范围覆盖河北和山东地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二: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5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3. (3) 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选自哪两部文献?它们对君主和议会关系的规定有何不同?

  4. (4) 依据以上材料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是什么?

下列是同学们关于西晋灭亡原因的争论,你认为错误的观点是( )
A . 民族矛盾激化 B . 统治者昏庸腐败 C . 宦官专权 D .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 000法郎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

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下图分别为中国古代汉、唐、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分布图。图中商业中心分布的变化体现了

A商业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变化同步         B跨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

C黄河流域的商业比长江流域发达         D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沃尔夫1935年评价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说:“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详细地阐明这万有引力原理和这些运动定律如何应用于地球物质的最小微粒和最大天体、明显有规律的现象以及海水的潮汐运动和彗星的急疾行进等似乎没有规律的事件,委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他们都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走进光明。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更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引起的震动具有显著的超文化差异的特征。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学说后来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传诵,鼓舞着种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

                                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牛顿科学成就的思想价值。(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启蒙运动中的什么力量使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改善,保持这种不断的进步?(2分)

3)启蒙运动的目标与文艺复兴比较发生了什么大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民主政治角度分析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3分)

西汉时期,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

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                                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

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                                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

在欧洲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种几乎是纯粹的世俗观念,在主要的思想家们看来,人生已不再是为寻求来世归宿的一个短暂的准备阶段”。这应归功

(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英国革命          D.启蒙运动

10见物即购,尽量将金圆券花去,深恐一夜之间币值大贬致受损失” “米煤布匹等必需品,连迷信品锡箔、白钱、甚至棺材等也在抢购之列,整个中国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上述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B. 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C. 物资供应紧张                                D. 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下列对马歇尔计划的评价中错误的是

A.是一项单纯的经济计划

B.旨在通过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C.与杜鲁门主义互为表里

D.起到了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政治目的

12.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