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借鉴西洋,洋为中用 ②民主科学,齐头并举
③致力实业,督办铁路 ④排除万难,为国尽瘁
诸侯国 | 与王室的关系 | 地理位置 |
晋 | 姬姓贵族 | 山西 |
卫 | 姬姓贵族 |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
燕 | 姬姓贵族 | 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 |
鲁 | 姬姓贵族 | 山东南部 |
齐 | 功臣 | 山东北部及河北西南部 |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姬姓诸侯大都分布在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32.(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的表现;分析孔子思想在当时不被重视原因。(4分)
材料二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2)“董仲舒的孔子”是如何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思想来源是什么?(4分)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洋溢地介绍中国的文明,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高度评价中国的儒教与理学,说它“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说:“吾人与生俱来之悠久的存在,一切人之心中同样有其萌芽。从天所授的德性,由人来表现,人却为私欲或迷误蒙蔽了它”,可见宋代理学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中,启蒙学者们极力宣扬中国儒家的哪些思想?其本质目的何在? (4分)
假如以“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史实中,不宜作为论据的是( )
A.中途岛之战 B.日德兰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 .不列颠之战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该论断
A.认为中国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B.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C.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
D.表明新中国奉行与第三世界结盟的政策
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以下科技成果是在60年代取得的有( )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③东方魔稻 ④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蒋介石在1938年9月2日的日记中写到“……今敌既不能胜我,此其谋攻之失败,我为长期应战,度势量力,不与硬拼,敌终必为我擒矣!”由此可以看出
A.蒋介石认识到必须长期抗战 B.蒋介石已有对日作战的全盘计划
C.蒋介石最先提出持久抗战的理论 D.日本的侵华战略已彻底失败
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 )
A.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C.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不包括
A.接受”三大政策” B.提出新三民主义 C.实现国共合作 D.领导北伐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