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西递、宏村、平遥古城是我国南北方民居文化的典型代表。下列选项描述的内容与三个文化遗产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 . “中国画里的乡村”、“中华一绝”、中轴对称 B . “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的结合”、“中华一绝”、“桃花源里人家” C . “中国画里的乡村”、“科学诗意最完美的结合”、神人共治 D . “桃花源里人家”、“科学诗意最完美的结合”、儒佛道“三教合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社会,农业处于支配地位,农业生产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政局稳定和国家安全。历朝历代无不把粮食问题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它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具有脆弱性,一旦发生区域性的自然灾害将会造成地区性的饥荒和社会动乱,出现灾民大量死亡,农业劳动力减少,粮食供应短缺。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相当复杂,各个地区的不同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生产,地理环境适宜的地区粮食高产、稳产,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粮食生产总量都比较高;相反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人均粮食占有量较低。官僚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粮食,在面临灾害或其他危机时,应对饥荒能力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应对饥荒的能力弱,粮食安全系数低。

——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社会动荡,严重影响了粮食供应问题。曼彻斯特和英国中央政府实施了一些方法对策。首先,1761—1842年,英国已修建了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曼彻斯特成了著名的运河枢纽。1850年的曼彻斯特,更是有5条运河和6条铁路穿过。这些运河和铁路,为工业提供廉价且稳定的大宗货物运输,成为“工业革命的生命线”。其次,1815年颁布的《谷物法》抬高了粮食价格,工人无钱购买工业制造品,同时也阻碍了欧洲大陆进口曼彻斯特的纺织品,为此,1838年,他们创建了反谷物法联盟,提倡自由贸易,要求国家不干涉经济生活的原则。第三,大规模的议会圈地在1750年到1850年之间进行,大量的荒地因被圈占而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被圈占的土地既可以是农场也可以是牧场,使土地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增加了粮食的种植面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以曼彻斯特为例》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为解决粮食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并简析其影响。
北京故宫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下列项中,关于故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朝后寝,沿中轴线排列 B . 外朝建筑多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 C . 坐西朝东,体现传统礼制 D . 内朝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
下表所示为清初戏曲主要声腔分布情况。材料可用来说明清初戏曲 (    )

声腔类别

梆子腔

高腔

皮黄

分布地域(今)

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

江西、四川、湖南、浙江、福建

湖北、安徽、广东、广西、云南

A . 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B . 各剧种交流十分频繁 C . 在发展中得到了完善 D . 迎合了当地生产需要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动发展。被称为支持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康熙帝曾评价自己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历史发展作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   )
A . 通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B . 将清政府的统治扩展到全国 C . 巩固和缔造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 尊重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
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中国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 . 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C . 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规定“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摘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在《田律》、《徭律》、《工律》、《工人程》、《金布律》、《关市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摘自林明剑《秦史稿》

材料三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经过汉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

材料四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摘自《汉书·刑法志》

回答:

①根据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

②根据材料,概括秦律的特点。

③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律颁布的实质和作用。

201111月泉州一中期中27题)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公开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下列战役中,与其他三项性质不同的一项是

A、萨拉托加战役             B、乌兰布通战役   

C、雅克萨战役               D、奥斯特里茨战役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名”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发展到今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充分反映了(    

A、国家制度的不断变化                   B、政治体制的不断变革

C、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29.如果你作为公元3世纪的罗马的一名法官,审理一位罗马公民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的案子,你将用那一部法律作为你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是(  

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         C.《万民法》      D.公民法

早在18世纪下半叶,法国就开始引进英国新技术,工业发展曾出现了迅猛发展势头。但据记载,在1793年到1815年间,英国只从法国收到两次购买蒸汽机的请求。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发生了革命和战争,政局动荡与不安

B.法国工业革命发展迅速,已进入完成阶段

C.英国国内工人运动兴起,蒸汽机产量不足

D.北美独立战争英法构怨,矛盾未能够消解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 ,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 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理论的提出及被普遍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A.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

B.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提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口号,其标志是1984年中曾根首相提出的战后政治总决算路线,即在多边管理时代日本要以经济力量为后盾,以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证,以外交为手段,辅之以输出日本文化,更多地参与决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成为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中曾根以后的日本历届政府都继承和发展了政治大国战略。

——军事博览报

材料二 日本首相小泉日前表示,在9月下旬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他将表明日本在不修改宪法的条件下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向。和以前相比,小泉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因此,日本能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环球》杂志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出现了什么新特征?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新特征的国内和国际原因。

(2)上述日本社会的新特征反映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日美两国的关系如何?

和谐思想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同学们要想加深对和谐思想的了解可以找下面的哪几本书?(  )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在《南京条约》中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该城市是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

2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维护封建统治,规范社会秩序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以下关于董仲舒新儒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神学倾向                   B.它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处于独尊地位                   D.皇帝至高无上,可以任意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