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南鱼的制作方法
②三种火药配方
③自动爆炸的水雷
④转轮排字盘工作原理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 978年前的中国,只有一家银行,没有保险公司及其他任何金融性企业,国营企业存款和财政存款之和为1089.9亿元人民币,占银行存款总额的83。8%.国家是储蓄主体,也是投资主体,因而不需要金融中介.固有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来自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主要作为流动资金。1978年以前,中国是一个封闭自守的经济体,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绝缘”.从1958年1978年,20年间中圜.战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很低,农民则更低,全社会的物资全面紧缺,企业活力荡然无存.
材料二 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元,6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材料三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978年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有哪些问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居民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现阶段坚持对外开放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坚持开放的格局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什么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谈谈你的认识。
(25) )变革与创新推动社会转型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空前严重。各地此伏彼起的人民群众的反抗
斗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频繁活动,更使清朝统治者面临灭顶之灾的统治危机。在形势的逼迫下,清朝政府不得不实行新政,筹备立宪,由此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也促使士绅群体向近代化迈出了艰难的步履。
——贺跃夫《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
(2)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概括传统社会中的人群走向近代化的主要环境因素。(6分)
[答案]:环境因素:民族危机严重,民主革命兴起;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和其他近代化事业的推动;大众传播媒介;近代教育等。
材料二 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
机构 | 概况 |
商部 | 清承明制,六部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清仿西政改制,增设商部,制商法,鼓励实业。 |
农工商部 | 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颁布了一批章程。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
实业部 |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
农商部 | 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形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变革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影响。(5分)
[答案]特点:工商业日益发展(或地位不断提高);借鉴西方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工商业管理;法 律体系不断完善。(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推动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2分)促进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为 社会进步提供物质基础; 2分)为后来的机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1分)
材料三 有学者在研究“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一主题时,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一: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
结论二:近代史上,中华文明转型的路径,属于“外铄”催化“内生”,“内生”与“外铄”互动型。
结论三: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摘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3)结合史实,简要评述建国以来农民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10分)
15.(本题13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其精华部分仍然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借鉴传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已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
材料三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
上的主要观点。(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封建统治者为什么尊崇孔子,抬高孔子的地位?(2分)
(4)现代社会儒家思想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你认为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有哪些?(3分)我们该怎样对待儒学?(2分)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文化中以 “ 蛋壳陶 ” 为代表器物的是
A .大汶口文化 B .河姆渡文化 C .仰韶文化 D .龙山文化
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我国古代有7人入选,依次是孔子、秦始皇、老子、孟子、蔡伦、成吉思汗、隋文帝.隋文帝入选的理由不可能是 ( )
A.结束长期分裂,奠定隋唐大一统的基础 B.创立三省六部制、改革选官制度
C.首创纳绢代役,开始推行以庸代役制度 D.开凿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
历史图片是一个时期的历史再现,记载了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右图为某品牌产品宣传海报,你认为右图海报拍摄的时间、地点可能是()
A.1930;上海 B.1978;海南
C.2003;山东 D. 1990;山东
歌颂人文主义思想的名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出自( )。
A、薄伽丘《十日谈》 B、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C、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D、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毛泽东说:“湖北的工业基础,如汉阳铁厂、纺织厂、兵工厂、京汉铁路,都是张之洞带头办的。”这说明“湖北的工业基础”开始于 ( )
A.禁烟运动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洋务运动 D.实业救国运动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