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十九世纪中前期,英国反对党议院威廉·格拉斯顿在一次国会演讲时是说:“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就是非正义的,这场处心积虑的战争将让这个国家蒙上永久的耻辱……,我们的国旗成了海盗的旗帜,她所要保护的是可耻的鸦片贸易。”这场战争之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

A . 上海社会治安状况的混乱 B . 国人反侵略的斗争高涨 C . 领事裁判权使其为所欲为 D . 英国人的法律意识淡薄
有学者说:“在西周时期,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也不是后来人们理解的那样,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服从关系。它是一种不平等的但松散的政治经济关系,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该学者意在强调西周(    )
A . 家国一体 B . 中央集权 C . 权力分散 D . 天下为公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 .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1819年职员马卡洛代表联邦银行拒绝向马里兰州纳税而被地方法院罚款他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法官马歇尔从宪法起源和本质出发指出联邦银行是国会立法批准的国家机构,州对其没有管辖权判决马里兰州不能向联邦银行征税。上述司法案例表明(   )
A . 国会立法受到最高法院制约 B . 联邦政府与各州权力相互制衡 C . 美国州政府不再拥有征税权 D . 最高法院拥有解释宪法的权威
戊戌变法期间出现了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这些人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这说明戊戌变法(    )
A . 壮大资产阶级的实力 B . 实现救亡图存的任务   C .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D . 增强了革命社会基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贾谊认为,国家的财政收入都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须臾不可失去的生存条件,“故夫士民者,国家之所树而诸侯之本也”。因此,统治者在为政治国的过程中要始终怀有爱民、怜民之心,什么事都能为民着想。为此,统治者要对人民行仁政,施礼教,进行道德教化使人民懂得礼仪的同时,还要使得人民富裕起来,使人民丰衣足食,衣食无忧。贾谊深知爱民的贤臣对于国家统治的重要性,也深感贤吏难求。为此,他提出选拔官吏的原则,即人民的舆论和拥护。

——摘编自李仰飞《试论贾谊对先秦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材料二  梁启超在他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提出政为民政、政以为民,他认为先民徒言“民为邦本,政在养民,而政之所从出,其权力乃在人民之外,此种无参政权的民本主义……是我国政治论之最大缺点”。孙中山主张发扬光大中国传统重民思想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下为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具有浓厚重民色彩思想十分称道,并按近代民主观念加以诠释,主张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当家作主。

——摘编自韩丽雯《近代中国民本思想演变的机缘和桥梁》

材料三  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就阐明了人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为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他们无不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为了人民。

——摘编自何丽君《中国的民本思想及其实践》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贾谊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汉贾谊相比,近代梁启超、孙中山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并分析其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民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指导及其实践。

下列四幅作品,从其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权力,为非法权力。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的议员组成……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

──1787年《美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权利法案》从哪些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6分)

 2)根据材料二,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6分)

 3)综上所述,两国分别实行了什么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什么?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方向?(8分)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  )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和汉武帝有关的是                                                           

       ①昭君出塞              ②张骞通西域           ③滇王金印     ④“汉委奴国王”金印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

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B.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D.中共一大制订的最高纲领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          D、加强了专制皇权

1901年梁启超在《过渡时代论》里描述了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穹古以来,祖宗遗传、深

顽厚锢之根据地,遂渐渐摧落失陷,而全国民族,亦不得不经营惨淡,跋涉苦辛,相率而就

于过渡之道。”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C.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东汉民众在土地买卖成交立契过程中,不论是同地人还是异域民皆不愿与他人过堂讼产, 都自发地依靠缔约方和见证人的约束力、神灵和法律的强制力,以便达到缔约结信、防 备争讼的目的。这表明

A.缔约者具有契约意识       B.民众法制观念浓厚

C.租悃关系进一步发展       D.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往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扎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            

       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   

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   

D、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英美两国的《权利法案》都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宪法性文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威廉签署由议会提出的《权利宣言》。内容包括: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侵犯即为非法;国会内演说、辩论及议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议员选举自由。此宣言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摘编自袁传旭《英国光荣革命琐谈》
材料二 《权利法案》作为美国的宪法修正案,更侧重于从侧面保护公民的权利,其从如下几方面限制立法权:首先,第一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得立法的事项来保护公民的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和集会请愿权;其次,第三至八条修正案通过赋予公民宪法上的程序性权利来维护其实体权利。“不得立法”条款在立法权行使的边界上建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国家的立法权始终不能逾越公民基本权利的藩篱,有利于立法者时刻反思自己的权力界限,并通过程序正义和公平去维护实质正义和公平。
——摘编自张凌飞《浅析《权利法案》对美国立法权的限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权利宣言》的规定所体现的原则,并归纳《权利法案》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奠基性文件的最主要依据。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权利法案》保护公民权利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对立法机关的约束机制。
(3)综上,指出两部《权利法案》对世界各国实践依法治国的影响。
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B. 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
C. 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
D. 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