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3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逝世后,各大报刊发表文章对其一生作出亦毁亦誉的评价。《每日电讯报》为撒切尔夫人撰写的讣告说,货币主义、私有化、放松监管、小政府、低税率、削减福利以及自由贸易这些当年撒切尔夫人为扭转英国经济下滑而开出的药方,被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和运用,这些政策已经成为了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普遍做法。在英国近现代诸多首相中,只有撒切尔夫人的儿时偶像丘吉尔比她拥有更高的国际声誉。而那些曾受到撒切尔夫人压制的工会、心怀愤懑的矿工却为撒切尔夫人的逝世而欢呼,民调显示英国34℅的人对她持否定看法。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推行经济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夫人受到亦毁亦誉评价的原因。

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状况,它体现的本质特征是(    )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 .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B . 行业竞争激烈 C .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啊!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与材料相同流派的作品是(    )

A . 鲁迅《狂人日记》 B . 罗贯中《三国演义》 C . 海明威《老人与海》 D . 雪莱《西风颂》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梁思礼(1924—2016)出生在一个“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的家庭。他说自己从父亲梁启超那里继承下来最宝贵的东西是爱国。1941年,梁思礼怀着“工业救国”的理想赴美求学,希望“学一门工业技术”,“为中国的建设出力”。1949年,他获得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后,拒绝了著名无线电公司的邀请,毅然回国。50年代末,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中国第一代航天人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80年代初,梁思礼开始进军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倡导软件工程化,对载人航天发展起到很大作用。退居二线后,梁思礼站上讲台,面向全国高校开设《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历史责任》课程,讲授《中国航天精神和素质教育》,将航天的火种传给了下一代中国人。

——摘编自刘博智“梁思礼:饮冰室走出的“驯火者”》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梁思礼的历史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思礼成为“共和国脊梁”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评价新航路开辟时,指出:“交换手段扩大的结果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点已毫无疑义。”马克思指出的“交换手段扩大”导致(    )
A . 贸易的中心发生转移 B .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 C . 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D .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出现
西晋后,洛阳的正音“南染吴、越,北杂夷虏”、东晋长江下游扬州“侨吴混合之语音最盛行”,而且“此种相互同化作用范围甚广”。南北朝时期,夷夏之辨尤为激烈,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材料反映了(   )
A . 分裂对立阻碍文化认同 B . 经济发展已趋于平衡 C . 不同文化区域差异加强 D . 分裂中蕴含统一趋势

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  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有利于交流传播  ④摒弃文化传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5世纪时,非洲南部最大的邦国是(   )
A . 穆塔帕王国 B . 阿拉伯帝国 C . 埃及王国 D . 奥斯曼帝国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经历了悠久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和严密的监察法律体系,下列监察官职与解释对应不一致的是(   )
选项监察官职解释
A秦代御史大夫丞相副貳,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B汉代司隶校尉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
C唐代御史台定期到各州县地方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D元代御史纠举官吏时,可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
A . A B . B C . C D . D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和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史观)和方法。(6分)

计量化研究对抗日战争史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较项

1937年军队人数

1945年军队人数

消灭日(伪)军人数

自身伤亡人数

作战次数

大规模战争

5.6万人

120多万人

日军52.7万人

伪军171万人

60万人

5万次

1次

国民党

200万人

450万人

80万人

321万人

2万次

22次

据上表可知

A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日主战场

B 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 国民党的战斗力远超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

近代报刊《中外日报》刊文指出: “前数年,论时务谋政策者,不曰转弱为强,即曰易危为安;今则无暇为此门面语,直当曰:救死而已矣,救亡而已矣。”该文发表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太平天国期间 C 洋务运动期间 D 清末新政期间

28.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感情。”文中的他是

A.达·芬奇             B.英奈            C.塞尚            D.毕加索

 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成为一场波及全世界的大危机。这主要是因为           (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有优势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C.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D.经济规律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 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        B.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

C.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

为了监督官员廉洁从政,古今中外的政府通常都通过监察的方式。下列各项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秦朝的御史大夫              汉朝的刺史

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       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  )

A.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B.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

C.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       D.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他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是指:
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 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