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梁思礼(1924—2016)出生在一个“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的家庭。他说自己从父亲梁启超那里继承下来最宝贵的东西是爱国。1941年,梁思礼怀着“工业救国”的理想赴美求学,希望“学一门工业技术”,“为中国的建设出力”。1949年,他获得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后,拒绝了著名无线电公司的邀请,毅然回国。50年代末,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中国第一代航天人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80年代初,梁思礼开始进军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倡导软件工程化,对载人航天发展起到很大作用。退居二线后,梁思礼站上讲台,面向全国高校开设《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历史责任》课程,讲授《中国航天精神和素质教育》,将航天的火种传给了下一代中国人。 ——摘编自刘博智“梁思礼:饮冰室走出的“驯火者”》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梁思礼的历史贡献。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思礼成为“共和国脊梁”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 贡献:参与“两弹一星”研究:创建中国航天事业;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培养人才。 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起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业兴起;中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优秀的家庭教育;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个人的努力与天赋。 启示:青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积极投身时代和国家发展需要;要传承良好家风;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在工作中练就本领、服务人民和国家。
历史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