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促成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除了马克思所说的条件之外,还有)法权体系和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国家的商业本位的根本态度,欧洲古代,加上经过文艺复兴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合理经营(包括复式簿记)的知识,宗教革命,尤其是16世纪英国宗教纠纷中对天主教的深刻憎恶所激起的崇尚节俭积累的清教徒的上帝选民意识。
——顾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二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我只能推断,英国结束长达一个世纪的动荡后,在斯图亚特王朝的末期无意间开启了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这一切纯属巧合,而非刻意。”正如历史学家所言,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不列颠的崛起和现代化,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的结果,也是英国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以至于拿破仑将英国称为“小店主的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20世纪日本进入由职业官僚与特殊利益集团掌权的政治格局,天皇制日益成为阻止日本进一步改革堡垒。随着日本社会内部利益集团分化加深,利益和竞争焦点产生了各自遵循、完全不同的政见。军部激进分子倡议“昭和”维新,通过抛弃西方和现代国家资本主义陷阱来完成明治大业。受欧洲极权主义国家兴起影响,部分日本精英分子修改了日本国际威望与实力排位。凡尔赛会议上对种族平等的争论和美国1924年移民法,使日本20世纪初的种族政策愈演愈烈。20世纪20年代,日本放弃跟英国长期联盟,加入“华盛顿体系”;20世纪30年代,它又放弃这个体系而与德、意结盟。与它的新盟友一样,日本发动战争以寻求地区霸权,结果尝到了战败与熏建国家的滋味。在大萧条及经济民族主义压力下,日本对共产主义在神州大陆的发展感到真实恐惧,对国际合作也丧失信心。一次次战争冒险的成功,给日本带来了丰厚回报,使其胆量越来越大,直到最后似乎难以避免地全面陷入战争。
——摘编自马里乌斯●詹森《日本的世界观》
11.恩格斯说:“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个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支配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
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种生产组织方式( )
A.促进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 B.适应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胡汉民在自传中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进行总结:“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对这个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民众共和观念尚未为民众普遍接受
B.创建民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C.民众对“民国共和”理念理解上的偏差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D.民主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下列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新航路开辟 《权利法案》 《十日谈》 牛顿
A.近代西方文明兴起 B.工业文明的扩展
C.世界市场的出现 D.逐步缩小的世界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 )
①都是在面临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的时候进行
②都在农业、工业、商业和金融业等方面采取了措施
③都促进了经济恢复和政权巩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图为中国古代某朝的刀刻诏书版文,版文内容为: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均为人名),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据此可以获得该朝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六国
建立秦朝 ②确立了丞相制度 ③当时官方使用的标准字体是隶书 ④针对“度量不壹”的情况,统一了度量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