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1493~1496年,哥伦布率西班牙船队第二次航渡美洲时,船对随行人员除了水手和军士,还有农夫、工匠等,他们携带了各种农具、生产装备,并带上了欧洲的各种农作物种子和藤条、秧苗、葡萄藤、甘蔗苗等。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
A .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 . 推动了新大陆的经济开发 C . 丰富了欧洲的经济生活 D . 导致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

A . 皇权的独尊 B .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 等级制度的森严 D . 文化专制的扩展
在雅典的民主制下,下列哪些事情可能发生(      )

①一个中国成年男子为躲避国内政治迫害来到雅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

②公民德里希因为邻里纠纷而向公民大会申述

③雅典的民主制激发了公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

④公民沃尔默迪和妻子玛丽亚一起参加了公民大会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D . ③④
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得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A . 工人群众 B . 小资产阶级 C . 商业资产阶级 D . 工业资产阶级
柏林墙倒了,“冷战”的坚冰融化了,但是人们却高兴不起来。观察下图,指出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 B . 第三世界国家没有摆脱殖民统治 C . 第三世界国家原有经济基础较差 D .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 . 万隆会议 B . 巴黎和会 C . 日内瓦会议 D . 第26届联大
下图所示是《抗战漫画》第九期上吕蒙创作的作品《我们的阵容》。该漫画意在表达 (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国共合作抗日的成效 B . 全民抗战的高涨热情 C . 侵华日军的兵力较少 D . 持久抗战必胜的决心
19世纪的英国为中下层阶级提供呼吸场所逐渐成为社会改革家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城市蔓延或“房屋进军”的威逼下,凝聚保护力量的环境组织应时而生。此后,在其领导下开启了大规模的“城市之肺”保护与建设活动。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 . 城市污染严重 B . 议会改革成效显著 C . 阶级矛盾尖锐 D . 市民意识迅速兴起
光荣革命造成英国政体中没有了单一的主导性权力,如何确保拥有实权的国王与每∶召开的议会和谐共处,成为政治制度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其通过后来形成的政党内阁或说责任政府得以解决,历史学家马考莱将这一解决称为"伟大的制度发明"。这里"伟大的制度发明"(    )
A . 使国王逐渐成为无权的虚君 B . 践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 . 尚未确立议会高于王权原则 D . 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1873年12月,英国伦敦出现了持续一周的大雾,许多人有强烈的窒息感,约有1150人在此次毒雾中丧生。当时来到伦敦的一位作家在给友人的信中抱怨:“我本应继续在伦敦演讲,但雾快要捏碎我的心脏。”这位作家的抱怨(   )
A . 源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活动 B . 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罪恶 C . 表现出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D . 是由于汽车尾气污染环境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据统计,下罪己诏的皇帝数量,唐朝八位、宋代七位、元朝四位、明朝三位、清朝八位。罪己诏颁布的真实意图是(    )

A .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 . 神话皇帝的权威 C . 暴露皇帝的过失 D . 挽回不良的影响
《元史》中关于行省制有如下记载:“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可知,行省制(   )
A . 中央临时派出机构 B . 握有实权的地方机构 C . 权力过大威胁中央 D . 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

 材料一

199771,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

——《光明日报》

1 材料中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 “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 ,并选择在19977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又分别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那两项著名制度(国策)息息相关?(4分)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

1972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3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是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材料四

新华网北京1216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16日表示,2014年将是中国外交全面开拓之年,将重点在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和主场外交等五大方向作出不懈努力。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评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政策。(4分)

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盂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

    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         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

    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               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

晁天义认为当今史学界研究历史关注“物品传播折射地域文化异同,河网分布影响经济景观,生态保护表象下隐藏皇权强化”。材料强调的是

A.新见史料使历史“重写”                      B.新史观研究已取代传统史学

C.跨研究催生新史学                            D.新视角为史学研究注入活力

 “艺术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诗人、音乐家、剧作家、小说家,他们都在拒绝旧习惯,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这种强调主观感受的潮流被称为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主义

.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蒸汽机         D.计算机

下列插图在19世纪中期,影响清朝政局变动的是                             

26.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指 (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西游记》刊刻于明万历二十年,主角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