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千多年,在中国较长时间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简表

阶段

演变

萌芽于战国

理论: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

建立于秦朝


巩固于西汉

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完善于隋唐


加强于北宋

设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派文臣做知州,建立禁军,设通判等

新发展于元朝

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设宣政院,实行行省制度

空前强化于明清


衰败于晚清

国门洞开,主权、领土沦丧,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分出现。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表中空缺部分的具体内容。并说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 . 写成《伤寒杂病论》 B . 改进造纸术 C . 发明“麻沸散” D . 传播道教和佛教
在西周的分封制中,由于周公旦是武王最大的弟弟,也是武王兴周灭纣时功绩最大的姬姓子弟,因此被封于鲁。由于周公要在都城“陪王伴驾,辅佐朝政”,按西周的宗法制,谁必须到鲁国就任诸侯(    )
A . 召公长子 B . 周公长子 C . 微子 D . 周成王
那些矿井中安装的全套重叠唧筒消耗了更多的燃料,加大了开矿的成本,且存在生产效率问题,于是有了纽可门蒸汽机。这表明,此时的技术革新(    )
A . 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 . 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 . 体现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D . 源于英国广阔海外市场需求
孔子的学生中既有将军、也有商人、农夫,甚至还有盗贼等。这种现象能够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 . 为政以德 B . 仁者爱人 C . 因材施教 D . 有教无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新旧世界的剪影(局部)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各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裁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 (1) 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 (2) 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孙中山三民主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以下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先生奋斗的业绩,叙述正确的是


A . 为推翻清王朝统治,率革命党发动武昌起义 B . 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 . 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D . 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领导进行北伐战争
表1

史料

出处

明中叶以后“夏税一概征银,实起于隆庆中”

赵翼《陔余丛考》

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胡我琨《钱通》

表1为明代经济发展简表(节选)。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 白银的货币地位被政府认可 B . 赋役征银加重了百姓负担 C . 银贵钱贱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D .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动
1912﹣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这一阶段促使其发展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
A . 外部国际环境和平安定 B . 清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 C . 国民政府发展民族工业 D . 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
A . 表达与旧制度决裂的决心 B . 刚准备抵制西方侵略 C . 开启了近代化的建设道路 D . 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 .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 .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C .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D .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如图是1957年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百福村南出土的战国时期器物。两面刻铭:正面为“十八年,漆工朐,丞巨造,工正”,背面为“上郡武库”。该器物(    )

A . 属于民营手工业品 B . 由官营手工业制造 C . 在市场上流通较广 D . 由个体生产者锻造
罗马《民法大全》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看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旅客,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这反映了罗马法(    )
A . 倡导公开公正 B . 重视物权保护 C . 关注人身安全 D . 强调诉讼程序

在我国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B.公田的大量抛荒    C.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D.商鞅变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今天晚上我看到他仰卧在床上,面孔也永远不动了,但是我仍然不能想象,这个天才的头脑不再用他那强有力的思想来哺育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了。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都应归功于他;现代运动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活动;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恩格斯《致威·李卜克内西》(1883年3月14)

材料二 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像他这种类型的人,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

材料三 德国《明镜》周刊进行的一次民调显示,有2/3的东德人和56%的西德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好的思想,只是迄今为止实施得较差。德国学者希克尔和诺尔特认为,作为社会理论家,马克思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并勾画出一个现代社会发展的远景。这些在过去都非常吸引人,现在仍令人神往马克思改变了世界。并且说:“21世纪初,我们需要像马克思这样的思想家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分析资本主义的形势。

——摘编自《德国专家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仍有现实意义》(2005年9月12)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恩格斯说没有他,我们至今还会在黑暗中徘徊”?

(2)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列宁)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西方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评价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出现这种评价的依据。

阅读材料并回答:(20分)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III教是教学用书》 岳麓书社2005年版93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信徒的就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1)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4分)

2)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提出了哪些思想?

如何评价他们的主要贡献?(16分)

古代雅典的民众法庭在一次审判中,一名女犯因漂亮而被法官赦免,这说明了雅典民主  (    

A.主观随        B.轮番而治      C.三权分立       D.依法治国

4.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  )

①早市、夜市昼夜相连   ②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

③“交子”已经出现     ④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下列选项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西欧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欧要与美国平起平坐

C.西欧已经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D.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依据下图判断,在该“五年计划”时期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