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
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①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②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③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摘编自[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
①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②“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
③西方完成工业革命
④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2020·山东省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前期行业组织有各种名称,如会馆、公所、公会、公墅、书院、堂、宫、殿、庙、行、帮等。其中最为普遍的名称是会馆和公所。清末北京共有392所会馆,其中占总数86%的是省、府(郡)县(邑)行馆、试馆、同乡会馆,其余是私人合资同建、工商行会性质的会馆。不少地方乡族组织的办公处所也称为公所,江南凡办理地方公务(收租、团练、地方公益等)的机构均习惯称为公所。
——摘编自赵云田著《中国社会通史·清前期卷》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自身的利益,联合起来对付封建势力的侵犯、防止逃入城市的农奴的竞争,乃建立了他们的组织,称为行会。行会有会所,供集会之用。行会的首领有行头(行会主席)监督等,由会员大会选出。行会有严格的行规,规定工场设备、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原料和产品的规格、产品的售价、作坊的人数、学徒的期限、学徒帮工的待遇及劳动日长短等等。行会不仅是生产组织,也具有军事组织、宗教组织和互助组织的性质。14世纪开始,在市场不断扩大的要求下,少数大作坊主开始冲破行会旧规定,采用新的操作技术,那些发财的富裕行东和大商人中,有的开始向资本家转化。——摘编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行业组织”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行会”的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行业组织”与西欧中世纪“行会”的共同作用。
1948年,上海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20%——40%,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导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有
①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 ②连年战争的破坏
③民族工业间的恶性竞争 ④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由此不能说明:( )
A.英国的蒸汽机车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美德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德国军工技术发达
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风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所强调的是《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现代主义韵味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
总人口
教士、修士和修女
14世纪的佛罗伦萨
92000人
1480人
16世纪的威尼斯
150000人
4177人
对右表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人士是城市的统治者
B、城市居民主体是世俗民众、
C、人们认识到宗教的说教虚假
D、宗教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某电视台策划拍摄一部大型历史纪录片,反映公元七世纪时中国商人的生存状况。不少热心人士纷纷献计献策,贡献不少情节构想。下列情节最符合史实的是
A.湖南商人刘梦溪在广东十三洋行经营土货.收购烟草
B.山西商人齐之姜自幼追随同乡组成的商帮跑买卖
C.湖北商人何维君来到长安,在最繁华的住宅区开了家当铺
D.四川商人翁旖旎在广州收购阿拉伯胡商带来的奇珍异宝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予人口统计的规定
A.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1944 年7 月,孔祥熙发给蒋介石密电:“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与这封密电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