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伏得住。”材料表明(   )
A . “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B . 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C . 《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 . 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下列是一些知名学者对近代世界某一杰出人物的评价性话语。这些学者评价的是(   )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他。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他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

A . 克伦威尔 B . 华盛顿 C . 拿破仑 D . 甘地
在世界人物史册上,牛顿总是毫无意外地名列前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牛顿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摘编自刘畅《基于历史解释的牛顿再认识》

材料二: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在一定时期内,使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些中心概念和发展方向发生了确实是极富创造性的转变。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牛顿从来都没有把物质世界完全的与上帝分开,他也从来没有把玄妙、神秘的色彩从他对自然的认识中完全肃清,他毕生都在找寻并信仰上帝的秩序和理性。牛顿是自然神论的重要代表,这一定程度上把牛顿从对宗教的信仰引向了对理性的崇拜,使他的思想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对他的科学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刘畅《基于历史解释的牛顿再认识》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的力学成就。举例说明“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牛顿科学成就在思想领域引发的深刻影响。

  3. (3) 牛顿一生行走在科学和神学两大殿堂之中。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理解宗教和科学的关系?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 . 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 . 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 . 废除君主立宪制 D .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英国陶瓷品牌“韦奇伍德”开办于1769年。创始人韦奇伍德在陶瓷工场内将原来一个人完成的陶瓷流程分成几十道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工人必须按固定工作时间上下班,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不可以自由散漫。由此推断,“韦奇伍德”陶瓷成为品牌主要得益于(    )

A . 手工作坊化 B . 生产标准化 C . 管理工厂化 D . 手工工场化
图1是在四川出土的汉代酒肆画像砖,画面上"前店后坊"(当街卖酒、后台汇集原料酿酒)的场景依稀可辨;画面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直观地呈现了汉代人的物质生活。对画中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汉代(   )

A . 商业突破了严格的时空限制 B . 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 C . 重农抑商的政策出现了松动 D .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市场繁荣
当今世界不分国家、不分地区,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公民。“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最重要条件是(   )

A . 原子能工业的兴起 B . 遗传工程的发展 C . 因特网的发展 D . 航天事业的发展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 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 . 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 . 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 .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指南针在近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
A . 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 B . 中国古代科技的沦丧 C . 社会环境决定科技能否发挥进步作用 D . 指南针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表》解读正确的是

A只有两处依据,结论不能采信                  B缺少了中国,不符合史实

C依据时间不吻合,结论不可信                  D世界科学中心集中在欧美

24分)公平、公正既是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诗人赵嘏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你认为太宗皇帝的长策是指什么?(2分)并做简要评价。(4分)

2)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为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有何意义?(2分)

319世纪以来,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欧洲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艺术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反应?(6分)

4)为改善农民的政治、经济状况,在过渡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东汉永建二年( 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A 君权削弱 B 中央集权 C 吏治腐败 D 豪强崛起

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的学问

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新闻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代表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17世纪,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   

A. 海盗掠夺     B.  贩卖黑人    

C.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D. 发展种植园经济

下文摘自1878年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的演讲:“我们的先驱哲学家们是真理的倡导者,让我们祈求这杰出的亡灵;让他们面对策划战争的君主王朝,公开宣布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雨果所说的“先驱哲学家们”是指

A.人文主义者    B.宗教改革家    c.启蒙思想家    D.社会主义者

下图所示中国古代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是

A                      B                   C                   D

.1918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民国元年,上海居民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①自行车        ②有轨电车         ③公共汽车         ④地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法国作家雨果写道:“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以下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①马歇尔计划 ②北约的建立 ③欧盟的成立 ④欧元的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