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4分)公平、公正既是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诗人赵嘏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你认为太宗皇帝的“长策”是指什么?(2分)并做简要评价。(4分) (2)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为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有何意义?(2分) (3)19世纪以来,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欧洲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艺术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反应?(6分) (4)为改善农民的政治、经济状况,在过渡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答案:【解析】考查古今中外和谐社会问题。第一问考查科举制及其影响。从积极、消极两个角度分析即可。第二问考查罗马法,把握时间信息即可。第三问考查19世纪以来欧洲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社会思想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把握时间信息结合此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社会思想的成熟以及文学等领域的成就即可。 第四问把握过渡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两个关键时间信息从政治民主、经济发展两个角度解答即可。 参考答案: (1)长策:科举考试。(2分) 评价:科举考试打破了长期以来按照门第选拔人才的弊端,有利于公平公正选拔人才,它给社会底层的有才之士一种希望,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求知欲,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但这一制度到明清时期已经僵化,严重摧残了人才,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4分,其它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措施:编制《十二铜表法》。(2分) 意义:限制了贵族随便解释习惯法的特权,缓和了社会矛盾;是罗马法的渊源。(2分,其它表述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政治家:建立和完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法律制度,保障社会下层的权益;建立福利国家。 思想家: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凯恩斯主义。 艺术家:推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作品。(6分,每一种反应只要答出2个要点即可给2分,其它表述符合要求或举出例子也可) (4)过渡时期:政治上,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1分)经济上,实行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或建立合作社)。(2分) 改革开放时期:政治上,依法行政和推行乡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2分)经济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废除农业税。(3分)(评分说明:其它表述符合题意要求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