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城市
材料:城市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城市发展的轨迹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图8是当今中国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
观察图8中的城市,以国家某一政策为主题,选取一组城市,并简要说明该主题。(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守正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曲与南曲大相悬绝,无南腔南字者佳,要顿挫。有数等,五方言语不一,有中州调、冀州调,有磨掉、弦索调乃东坡所仿,偏于楚腔。唱北曲宗中州调者佳。伎人将南曲配弦索,直为方底圆盖也。……右《南词引正》凡二十条,乃娄江魏良辅所撰;余同年吴昆麓较正。情正而调逸,思深而言婉,吾士夫辈咸尚之。昔郢人有歌《阳春》者,号为绝唱。今良辅善发宋元乐府之奥,其炼句之工,琢字之切,用腔之巧,盛于明时。
——《<南词引正>校注》
材料二:亚纳切克继承了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德沃扎克的传统,并受到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强烈影响;法利亚师从西班牙民族乐派奠基人F.佩德雷尔,他与I.阿尔韦尼斯、E.格拉纳多斯一起建立了西班牙民族乐派,并取得最卓越的成就;沃恩·威廉斯继续推进了E.埃尔加等人开创的英国民族音乐复兴运动,成为这一运动中最杰出的代表;埃奈斯库继承了19世纪罗马尼亚民族乐派的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获得国际声誉。
材料三:上游大宗商品的上涨传导到下游的生活用品,通胀马上就起来了。而工厂等则因为油价原材料 价格大涨而缩减开工,造成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升高。这种独特的经济状况,如果采取传统发源于英国的凯恩斯主义,根本起不到作用,甚至是反作用。这种状况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只是英国由于国内的其它一些原因而表现得更加严重,被称作“英国病”。
——撒切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良辅为昆曲发展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民族乐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3)为解决材料三中的“英国病”,撒切尔夫人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有学者认为这一政策是对亚当·斯密的“回归”,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将二者划等号,你支持哪一观点,给出你的理由。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 )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据此理解,苏格拉底( )
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所掌握
C.认为知识与美德都重要 D.强调判断标准就是知识
1935年7月,美国哲学家和记者李普曼说:“人民交给罗斯福先生一把尚方宝剑,以使他能够在一场特殊的战斗中率领他们。现在战斗业已结束,宝剑应该入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尚方宝剑”指新政时期总统获得了立法权
B.“战斗业已结束”指美国经济已经恢复
C.“宝剑应该入鞘”指应该限制总统新政时膨胀的权力
D.美国民主政治的根基在新政中遭到破坏
右图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下列各项体现“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精髓的有
①中共八大的决策
②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论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中国古代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共四种动物称之为四灵之物,并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与之相配,其中与北方相配的动物是 ( )
A.玄武 B.白虎 C.青龙 D.朱雀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起步于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七十年代 C.19世纪八十年代 D.20世纪初期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竞争失利 B.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改变
C.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其造成冲击 D.受英国殖民霸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