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
A .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 . 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C .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英《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    )
A . 有利于东印度公司对“公行”的竞争 B . 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C . 事实上宣告了中国闭关政策的破产 D . 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推行“自由贸易”
据记载:明朝“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遂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同时,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 .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 皇帝的权力日趋衰落 C . 内阁议政功能完全丧失 D . 宦官掌控票拟批红权
古希腊先哲们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贡献是(   )
A . 把智慧与美德区分开来 B . 把哲学讨论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C . 追求真理但是更爱吾师 D . 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域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中国古代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订的历法《授时历》,其书名取“敬授民时”之意,这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 . 通俗性 B . 普遍性 C . 理论性 D . 应用性
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满洲省委发出《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提出,党在东北的总策略是造成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力量,共同地与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此后满洲省委着手联合其他抗日队伍,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后发展为抗日联军。这反映出(    )

A .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 . 东北抗战得到了各阶层的有力支持 D . 中国战场成为二战东方主战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与俄国达成外交谅解的可能性一直诱惑着巴黎的官员们,因为自一战爆发后在一场战争中由两线齐头并进对抗德国的情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恢复战前的法俄联盟的障碍甚至比阻碍法意修好的因素更可怕:站在法国立场上,一直对苏维埃政府在一战期间单方面与德国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在沙俄时期欠下法国的巨额债务被一笔勾销而心存怨恨;站在俄国立场上,它对法国在俄国内战时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以及在1920年支持波兰对苏俄的军事挑衅耿耿于怀。这就为法俄两国在20年代奉行互相抵触的对外政策埋下了伏笔。作为1919年和平解决的主要受益方,法国通过对东欧国家予以财政支持和政治保护,有力地维护了战后欧洲的现状,而那些东欧国家也从同盟国的失败中捞取了很大利益。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因此借战后欧洲体制瓦解之际,毫不犹豫地与德国展开合作。

——摘编自(美)科勒著《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法俄两国恢复一战前联盟的主要因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对30年代国际关系造成的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当时,全国学制的完全统一虽然还有一些困难,但是确定原有的和新创的各类学校的适当地位,改革各种不合理的年限与制度,并使不同程度的学校互相衔接。以利于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为此,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命令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完全适合于当时的情况和需要,它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吸取了我国人民教育(主要是革命老根据地的教育)的经验,改革了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旧学制,制定了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所必需的新学制。新学制完全革除旧学制的弊端,其改革的重点是工农干部教育、技术教育和小学教育。新学制明确作出关于工农速成教育和各级各类业余教育的规定,这两种教育不是占次要的地位,而是与其他各种教育占同样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李建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改革》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出现重大调整,由以欧美为中心向北美、东亚、欧盟“三足鼎立”的方向加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对比悄然发生变化,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从2001年到2011年,美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由37%下降到30%,欧洲从26%下降到22%。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目前在科技创新上仍然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但优势正逐渐缩小,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活化地带,在全球科技创新“蛋糕”中所占份额持续增长,对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也快速上升。

——白春礼《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格局的发展趋势。
  2. (2) 结合材料指出当前科技创新格局出现的背景。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城市化固然是宋代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的象征,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被忽视……城市经济活跃,市区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在宋代城市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市土地、水源等资源相对短缺,各种垃圾、污秽也随之增加,城市的水源、土壤乃至空气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污染。城乡差别的加大引发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徙,难以果腹的灾民可能遗尸街头,城市内部贫富分化也很严重,孤贫之家无力殡葬,更使得城市沦为疾疫暴发的中心。

疾疫的严重威胁使得宋代城市管理者们面临着重大考验,促使他们审慎探究致疫成因,妥善拟定处置方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应对城市防疫问题,防疫观念为之一变,城市防疫制度随之发展。宋代统治者通过采取整治城市周边环境、积极推广医疗防疫、主动隔离疾疫病患,以及埋瘗尸骸等措施,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防疫制度。这些制度在特定历史场合无疑发挥着积极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宋代以迄明清城市防疫制度的核心部分。

——摘编自余小满《宋代城市的防疫制度》

  1.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早期城市疾疫暴发难以控制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后期城市防疫措施的影响。
1820年,美国民主派领袖杰斐逊说:“就我所知,社会最高权力的最可靠掌管人只能是人民自己,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B . 美国体制由“邦联”到“联邦”,中央权力被削弱 C . 美国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总统是国家权力核心 D . 美国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总统只是国家象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全体欧洲人都有着相同的生活方式和观点,币这些东西同样存在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欧洲人”国家。欧洲及其分支国家构成了欧洲人和北美人所指称的“文明世界”或“西方”。其他地区﹣主要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则被欧洲人说成是“落后”的。在1912年之前的那半个世纪里,欧洲人及其余西方人对他们的文明有着异乎寻常的意识并感到无比自豪。他们相信,这是历经数个世纪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人类努力的重要领域最先进的一支,因而设想世界各民族都应该敬慕这同样的社会理想。就此而言,只要谁不愿意或者不能够采纳它们,谁就是“落后的”;一旦他们尽力采用这些文明的理想,他们也就会跟着变成为“文明的”了。

——[美]K•K•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60年,王进喜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第一口油井,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    )
A .   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B . 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C . 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D . 拼搏奋斗的时代精神
唐代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作诗以表达其欣喜之情(下图)。这可以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材料:1925年尼加拉瓜各政治集团间爆发内战。1926年8月自由党成立立宪政府。1926年,美国武装进驻尼加拉瓜并支持保守党建立迪亚斯政府,引起许多地方起义。1927年5月,自由党领导的立宪政府同美国签仃投降协定,其中参与起义的将军桑迪诺拒绝投降,在山区建立根据地,走上了抗美游击战争的道路。从1927年5月到1929年5月,是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的第一阶段,它标志着桑地诺依靠工农、独立进行抗战的开始。桑地诺在军队中实行严格的集中制和纪律,严惩一切违反纪律的行为,在军队内部保持平等关系,官兵之间互称兄弟;出版刊物加强对军队的历史教育,军队和人民的关系也相当密切。美国对尼加拉瓜的干涉,引起世界舆论的抗议,1929年,桑地诺为了获得军需品和国外的支持,在墨西哥从事外交活动。在美国占领区内,学生用罢课形式反对美国强迫他们学英语,农民用各种方式来支援和参加桑地诺军队,市民积极响应桑地诺号召拒绝参加美国主导的尼加拉瓜选举。1933年,美国撤出尼加拉瓜,美国在尼加拉瓜进行了6年侵略战争,动员了美国海军陆战队1.2万人以上,六七十架飞机和几十艘军舰,最终仍以失致而宣告结束。

——摘编自(美)布拉德福德•伯恩斯《在尼加拉瓜的战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地诺领导的抗美斗争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侵略尼加拉瓜最终失败的原因。

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D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假如让秦始皇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古代雅典,且参加每年的公民大会,其命运最可能是(   

A.被选为至高无上的皇帝               B.当选执政官

C.当选元首                           D.被判流放国外10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当时扭转时局的关键,其理由不包括          

       A.它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

       B.它标志着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的序幕

       D.它宣告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

19401230,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C中共七大胜利召开                               D徐州会战战况激烈